光绪十三年夏天,颐和园里的早朝上,慈禧太后拿着算筹指着墙上的「民生热力图」说:「既然洋人承认了咱们的纹样合法,就得让老百姓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花样里藏着过日子的学问。」大臣荣禄展开一份《算理民用章程》,竹简书边上的回字花纹其实藏着抗磁砂矿的位置,他说:「已经让算理学院在民间开课了,先教大家用『云雷纹』看农时、用『八宝纹』做买卖。」殿外传来「轰隆隆」的机器声,新盖的「算理气象塔」正在调试。塔身上画着二十八宿,挂着铜铃铛,里面的齿轮和抗磁砂能根据天气变化响铃,提前三天就能知道会不会下雨。这时候直隶总督李鸿章送来电报,说北京周边用「云雷纹」量地,查出了一半多被隐瞒的农田。慈禧笑着摸了摸桌上的《维也纳纹样公约》,这文件边上的海水花纹,其实已经被用来预测黄河会不会发大水了。殿角的留声机突然响起洋人的曲子,这机器是江南制造局仿造的,表面放音乐,底下的纹路其实记着各地的粮食产量。
北京前门大街新开了家「铁锚算理铺」,掌柜李阿福一掀开布帘,门上的五毒纹突然动起来——蛇头朝西北,蝎子尾巴朝东南,老百姓一看就喊:「要刮西北风、下东南雨啦!」原来这金属做的花纹里藏着能指南北的磁针,和气象塔的机器连在一起。店里卖的衣服更是将纹样与实用结合:比如农时衫,衣襟上的云雷纹间距对应着播种日期,袖口的五毒纹会根据病虫害风险改变颜色;商路袍的下摆八宝纹排列暗藏南北粮价差,领口的扣子数量则代表驿站间距;学童褂胸前的「忠孝」二字拆开是九九乘法表,口袋里还缝着二进制启蒙的小图解。有个贵族太太觉得这些花纹犯忌讳,李阿福赶紧撩开衣服内衬,露出里面绣的《圣谕广训》,说:「这是太后批准的,又能教道理又能用。」旁边混在人群里的「民算生」趁机分发小册子,上面的民谣「云三雷五好种谷」其实是算土壤湿度的公式,配曲还用了洋人的五线谱。
苏州的江南织局里,七十二台蒸汽织机一起开工,织出来的「百子图」绸缎上,小孩手里的风筝线根数从三根到九根不等——这些数字其实藏着南洋抗磁砂矿的位置。总办沈葆桢跟英国商人解释:「别瞧这上面是小孩玩莲花,花瓣数多少就知道棉花结铃率,金鱼鳞片排列方式对应着纺织机转速。」英国领事摸了摸绸缎,手上沾了点抗磁砂粉,还以为是东方香料。旁边的「蒸汽提花机」「突突突」地响,黄铜齿轮里掺着抗磁砂,织布效率提升三倍,误差率只有0.1毫米,机身上的「龙抱柱」纹样与英国曼彻斯特纺织机的齿轮设计竟意外和谐。
北京琉璃厂的算理蒙学馆外,一群孩子追着「算理糖画摊」跑。糖画师手腕翻转,龙纹糖画的鳞片数按等差数列排列,凤纹尾羽根数则暗藏几何级数。算理生赵德发敲着算筹考孩子们:「龙有九片鳞,凤有三根羽,合起来十二,这是啥卦?」孩子们抢着喊:「是『否极泰来』!」原来这里的算术教学全藏在游戏里:比如算理灯谜「一口田」猜个字,答案是「十」,谜面还特意用了
番外三第37章走向明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