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以后,何晓清主动过去帮忙洗碗,被邹姨拦了下来。
“你们既然回来了,就好好歇着,让向北来,以往他跟你爸轮着帮我干活。”
然后不由分说推着何晓清去休息,剩下的兄弟俩就忙活开了,她也不好第一次到婆婆家就什么都不干,偷偷跟在后面一起收拾。
至于向豆包小朋友,早就跟着爷爷见世面去了。
向父领着自己的宝贝孙子到了书房,什么都跟献宝似的送到向豆包面前,于是他看到什么没见过的东西都拿起来把玩一阵,偏偏向父还愿意惯着他,不停的给他拿出新鲜玩意。
把玩一会儿就腻了还给向父,这点上何晓清在家严格管教过,自己的玩具玩完以后都要自己收起来,他有一个半米高的竹篮子,里面放的都是他的玩具。
后来向豆包手里拿着子弹壳打着哈欠出来找何晓清要睡觉。
一家三口这才跟向父和邹姨道了晚安上楼睡觉。
回屋以后,等向豆包睡了,向南才跟何晓清说了向北遮遮掩掩问海军部队的原委。
邹姨不同意向北参军,倒不是不舍得儿子当兵吃苦,而是因为向南。
向父后来询问了向南的意思,邹姨不想让向北参军后借用向父的人脉,毕竟向父当了半辈子的兵,人脉都在军部。
她觉得两个孩子中向南已经先一步进入部队,那以后这些人脉也都留给向南才是应该的,向北可以选个别的,反正现在也不是只有当兵这一个前途。
这件事向父倒不是这么想的,他比较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如果向北就是想当兵,他也不反对。
“邹姨对你是真不错了,”何晓清感叹,“那你是什么意思?”
“向北的性格比较跳脱,不过他有一点,就是认准的事情不达目的不算完,我反倒觉得他挺适合当兵的。”只是没想到他想进的居然是海军部队。
不过海军部队他还真有认识的,是之前一起读军校的交情,这些年联系也没断,倒是可以帮他问问。
第二天上午邹姨就要带着向豆包去逛供销社,这小家伙昨天跟向父叨叨好几次。
刚过完年,供销社人不算多,就算再不多,那也比f市时候人多的多,向豆包坐在爸爸肩膀上,看到这么多人兴奋的不行。
而且正是过年时候,很多大人都领着孩子出来逛逛,于是向豆包看到小孩子,总是要跟人打招呼。
在军区的时候几乎没有跟向豆包同龄的小孩,嫂子家的多数都比他大,所以他没有要好的朋友,出来看到有差不多大的小孩才激动的不行。
不过这孩子对年龄方面还模糊,看到男孩子就是“哥哥”,女孩子就是“姐姐”,碰见年龄小的,何晓清纠正了好几次。
既然供销社人不算多,何晓清就将要买的东西都挑好拿的买了一些,正好今天来的人多,还能帮她拎一些。
午饭去吃了正宗的北京烤鸭,
第102章 女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