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8章 卫氏终于开始主动,这是好的开始[1/2页]

母后奸妃,儿臣这孝心不要也罢 卤肉饭不放卤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一早。
      姑苏城内就看到不少官差正在张贴告示。
      无数百姓纷纷揣着好奇上前看热闹,有识字的书生更是将告示上的内容大声念出,也让很多围观百姓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官府这是要剿匪啊!”
      “可算盼来了,这都多少年了,许大人青天父母官啊!”
      “终于为百姓做了点实事!”
      原来告示上的内容,正是告知城内百姓,姑苏府衙准备派人剿灭匪祸,而只要是姑苏府的百姓都清楚,这些年比邻姑苏府的太湖一直被一股匪贼占据。
      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想要求助于官府,奈何江东虽然富饶,可朝廷乃是府兵制,平时驻扎在各地的兵马其实并不多,江东这边只有临安府有几千人马。
      关键那些兵马,不善水性,压根就不懂怎么去剿匪。
      况且那些盘踞在太湖的匪贼都是精通水性,这些年官府组织了几次剿匪,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还有几次刚出海船就被人凿沉,久而久之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出力不讨好。
      而全城张贴告示,很快就让消息传开。
      其中城内某处告示前,也围了不少人,其中一人看着墙上的官府告示,随后不动声色的离开。
      很快就来到了附近一处酒楼,里面的人也都在议论纷纷。
      “少主,已经打听清楚了。”
      原来此人正是凌卫身旁两大护卫之一,名为凌亨。
      “大兄,啥情况?官府告示说了什么?”
      说话的是另外一个护卫,也是凌亨的弟弟,名为凌哈。
      “姑苏府衙准备剿匪。”
      凌亨坐下后低声解释,“这姑苏府比邻太湖处,多年来一直有着匪贼霸占,算是老黄历了。”
      “好像是听说过。”
      凌卫点头,他行走江湖也有几年时间,并非第一次来姑苏府。
      而一旁的凌哈则是瞪大眼睛,“怎么好端端的,官府居然要剿匪?”
      “让你多读书不听。”
      “唉大兄你怎么又提这事!”
      两兄弟一个沉着冷静,一个憨厚直爽,凌卫看了笑了笑,然后解释道:“本朝是府兵制,平时地方上没什么兵马可以调动,姑苏府虽然富饶但就那些官差欺负一下寻常百姓还行,但要让他们去剿匪……”
      “哈哈,少主的意思属下明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凌哈嘿嘿笑道,此言也惹得凌卫和凌亨笑了起来,后者更是感慨,“不容易,你还能形容的出来。”
      “那是!”
      凌哈得意。
      “告示应该没那么简单吧。”
      凌卫想了想问道,凌亨也是点头,“这次姑苏府衙看来是下定决心要除掉那股盘踞太湖的匪贼,所以特意张贴告示,说是要寻找能人异士协助,若能成功剿匪可上报朝廷封官。”
      寒门难出贵子,所谓寒门至少那也是曾经祖上显赫一时有过门第,算是家道中落后的世家。
      连寒门都如此,何况是普通百姓?
      百姓是什么?
      那是布衣!
      是庶民!
      想当官?
      “告示上真这么说?”
      凌卫也很意外,毕竟太平盛世百姓布衣出人头地的机会很小,这又不是乱世,可以靠军功积累。
      大乾皇朝虽然武将显赫无比,可如今一片盛世下,想要当官唯有从军和考取功名两个选择。
      前者几乎没上升空间,除非去北疆镇守。
      而在江南如此富饶的地方,只剩下考取功名,可功名没那么容易考上。
      “属下亲眼所见,告示有官印做不了假,以属下愚见,应该是之前几次损兵折将让官府的人清楚自己斤两。”
      凌亨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凌卫也并未反驳,“另外属下听那些官差在谈论,透露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此次之所以剿匪,与前夜之事有关,看来姑苏郡守是以此来表忠心了!”
      皇子在姑苏府地界遇袭,碰巧姑苏府又常年有着一股匪贼霸占着太湖,身为姑苏府郡守会怎么做?
      “少主,这是想要将功赎罪啊?”
      凌哈在一旁都看了出来,凌卫能看不出?
      所以倒也没怎么惊讶,“前天入夜那些人来自于太子府,倒是让别人替太子府背了锅。”
      ……
      全城张贴告示,自然是李长寿的意思。
      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并非完全为了替姑苏府的百姓铲除匪患,其中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钓鱼。
      而他想钓的自然就是凌卫这条大鱼。
      此时休整了一天,再次启程返回临安府。
      马车缓缓出城,一路上还能看到那些官府告示前,围着不少百姓。
      “殿下仁义爱民,妾身替姑苏百姓谢过殿下。”
      卫昭君自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有感而发。
      她在姑苏府二十年,也知道那股匪患多年来都铲除不掉,可以说官府无能,但她也无能为力。
      李长寿闻言笑道,“夫人莫要现在就感谢,此事能否成功暂时也不好说,这姑苏府的官差大多都是无能之辈,否则之前也不会屡次吃亏损兵折将。”
      “不管如何,还是要谢过殿下仁义。”
      卫昭君如何不知道事情还没结果,但至少李长寿命人做了,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孤也是恰逢其会,借着前天之事拿捏那些人,正好也让姑苏的那些世家出出血,为百姓做点实事。”
      为何如此说?
      很简单,李长寿的要求很简单。
  &nbs

第168章 卫氏终于开始主动,这是好的开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