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西国人虽少,却骁勇异常。
      前朝武帝国力强盛时,几次挥军北上,意欲彻底消灭他们,也曾封狼居胥,深入漠北。
      却无法长久占据,一方面,漠南少雨,无法屯田养兵,十几万大军均需由国库支出,举国养兵。
      几年下来,库银皆无,哪怕盐铁专卖也不上这窟窿,只能遣兵归家。
      另一方面,漠南同漠北的交界处并无关卡划分,连绵大片沙漠,均可入侵,守线太长,极易被人穿破。
      时间一长,下西人进出若无人,反而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国运昌盛还好,至少有草原良驹宽慰,一旦碰上灾年,就是得不偿失。
      于是又不得已收兵退回长城一带。
      经此一事,下西荒蛮之地,占之无用成为常识,于是便只修葺长城,变攻为守。
      反正有长城阻拦,下西骑兵难以翻越,只要保有一定数量的驻兵,便能以逸待劳。
      这样的策略自武帝暮年行使至今,未有差错,人们也因此对下西一国少有了解。
      多到边境小城,熟悉交界地势,组织防守也就够了。
      如此详细的境内信息,一来得的艰难,二来收之无用,确实少见。
      不过白老将军常年同下西国交手,有这些也能勉强理解,可是,下西国外,那个庞然大物又是哪个国家?
      虽然只是粗略描绘,可也能看出其体量为周元两到三倍,尽管大漠草原多有水分,但也不可小觑。
      张三心中困惑,将图上杂物移开,细细观察这个他从没见过的国家。
      对于这个草原大国,连白老将军也所知甚少,空白一片,只在中央潦草写个乞颜,应该是国别名。
      字旁还用朱笔写了个提防,字形狂放,同整张图卷的标注截然不同,像是他人笔迹。
      可以看到,乞颜同下西国的边界在不断变化着。
      旧迹还有些粗糙,随着下西边境的缩减,新墨痕也逐渐蜿蜒曲折起来,更像是一国边界。
      其上又有小字注释,弯腰细瞧,原来是,
      “疑下西退兵为此。”
      张三将这儿的字迹同上方朱迹相较,其落笔,结构,均相似,像是出自一人之手。
      张三又翻了翻桌案上的书籍图册,均未找到与之相似的字迹,应该不是白老将军。
      可怎么看都觉得这字迹熟悉,像是哪儿见过一样。
      张三满腹疑惑,将卷轴归复原位,抬头向下座看去。
      在张三观察地图的时候,晏河清已同白老将军交锋起来,句句切中要害,叫白老将军分心不得。
      这才能让张三得以细看图卷。
      “白老将军在保年将军?为什么?”晏河清端坐案后,直直看向右上的白老将军。
      张三漏了些没听,乍然一听,很是诧异。
      倘或白老将军是年将军一派,以他能力,哪怕忌惮,也该放前线攻打。
      岭南速战速决,对年将军是最好的,离开权力中心太久终究不好。
      何至于被人夺了将士,弃置在泽关,做个无名小将?张三他们也是看重这点,所以前来劝说。
      可若白老将军不是年将军一派,只为自保,所以中立,那就更说不通了。
   &nb

第73章 乞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