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至贾母处,果然见外祖母正与师兄笑谈,凤姐儿和王夫人也在这里。
  贾母一见黛玉便笑起来,冲黛玉连连招手道:
  “玉儿快过来,今儿你师兄可是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黛玉上前,先给贾母行了一礼,方才往贾母身边坐了,一边走,一边就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盯着林思衡瞧,神情难得有几分急切。
  林思衡也不卖关子,笑道:
  “今儿去拜访了一趟了礼部右侍郎万俟大人,得了准信,陛下降旨,给师父升任奉议大夫,官升三级。”
  贾母喜得合不拢嘴,王夫人也不敢扫了贾母的兴儿,面上勉强也挤出些笑意来。
  王熙凤大笑道:
  “衡兄弟才中新探花,林姑丈这个旧探花就升官,难不成,竟是你们师徒两个串通好的不成?”
  贾母笑呵呵道:
  “叫你平日里不肯看书,只顾着上蹿下跳,这种事也是能提前串通的?
  必是如海在扬州立了功,正好又赶上衡哥儿高中,叫陛下一时想起来了,才有这一遭喜事。”
  黛玉并不关心父亲升不升官的,径直问道:
  “既如此,父亲可是要进京述职?”
  林思衡笑意微微一滞,继而又恢复过来,面上喜意不减道:
  “倒未说起此事,想是师父在扬州身负重任,一时不得轻离。
  师妹也知,若无师父在扬州,那些盐商又哪里愿意老实听话。”
  贾母也连道:
  “正是此理,如海在扬州治盐政,责任重大,不叫他入京述职也是平常。这反倒是朝廷的重视了。”
  黛玉一听说父亲不能回京述职,便又没了兴致
  勉强笑道:
  “倒真是喜事一件,只可惜我如今不在扬州,父亲又不能进京,不能亲自为父亲道喜,不免有些遗憾。”
  贾母又略略安慰几句,便叫摆宴庆贺,将李纨和三春也都一并叫来,好好热闹一番。
  ...
  次日下朝之后,崇宁帝又在乾清宫召见万俟颖。
  先略略说过几件今日朝会上的国事,崇宁帝便道:
  “给林卿的旨意,发出去了么?”
  万俟颖低头道:
  “回陛下,给林大人的旨意今早已经发出。”
  “林思衡昨儿去了你府上?”
  “正是,臣按着陛下的吩咐,试探了一番。”
  “哦?结果如何?”
  “林大人的高徒,自是不凡的。
  臣故作无意间问起,他是准备熬翰林,还是转部院官。这位林翰林年纪虽小,倒是滴水不漏,反倒将话又转到臣身上,叫臣一时也不好多问。
  不过,在臣透露陛下给林盐政升官一事后,林翰林的喜意不像是假,师徒间该确实是感情深厚。”
  崇宁帝听万俟颖说自己没打探出来林思衡的意图,反笑道:
  “如此倒是好事,倘若果真叫你一试便知,朕反倒失望。
  看来林卿,后继有人呐,也好,倒叫朕心里也舒服了些。”
  万俟颖低头不语。
  崇宁帝又沉思片刻,挥挥手打发了万俟颖出去,又对身后的大太监吩咐道:
  “林卿主理扬州盐政六年,为国库揽银八百万两,功劳甚大,怎奈于新盐法一事上,到底力有未逮。
  说不得他这个弟子,倒可以用一用。
  安排你手底下的人,和封愚的人一道,再往扬州探探,查清楚些。”
  戴权躬身领旨,当晚,便有几个内侍和锦衣军暗下扬州,查探林思衡一应事宜。
  ...
  此后一段时间,并无旁事。
  林思衡仍每日里去衙门点个卯,与翰林院里

第123章 官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