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三章 登陆倭国[1/2页]

穿越到皇太极面前 我有钱了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心中知道,百家争鸣太残酷了。
      要是陛下放弃了儒家,重新寻找到一个学说来治理天下,那他们孔家千年的荣光怕是就要再也不在了。
      这是要掘他们孔家的跟啊。
      其实,这是他们杞人忧天了。
      王奕博从来没有想要消灭儒家或着孔家。
      毕竟这是根。
      想要彻底的摆脱,那就是扯淡。
      此事本来是应该引起轩然大波的。
      但因为王奕博的一篇文章彻底的让整个大明文人阶层沸腾了起来。
      再也没人注意到孔家的那点事情。
      每个人都在非常激烈的讨论这件事。
      有些暴躁的士子甚至会拳脚相向。
      大明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很多人开始向京城赶去,想要参加这次千年难得一见的盛会。
      只要能在此盛会上出彩,必将青史留名。
      京师顿时风云变换,一时间有了一种不夜城的感觉。
      王奕博笑着翻看了一下手中李邦华送过来的尉缭子,和尚之后递给了天宝,笑着说道:“把他送给大木,就说让他好好学学。”
      “好。”天宝有些疑惑的接过了书本。
      这本书有什么特殊的,他也看过,也没什么特殊的啊。
      摇了摇头,向着外面走去。
      王奕博翻开了他为这次集会准备的各种流程,满意的点了点头。
      相信此次过后,大明这辆战车就要加速运转了。
      他幻想着无数的学子为了一个课题而昼夜不眠,无数的战士为了百姓疯狂的出击。
      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啊。
      他珍重的放下了书本,离开了府邸,向着研究院走去。
      也不知道这些疯子研究的怎么样了。
      刚一进去,就有人看到了,兴奋的凑上来说道:“国公,医部那边已经分离出血型了,现在正在进行动物内脏移植呢。”
      王奕博眼睛一亮,笑着点头说道:“干的漂亮。”
      “吴大夫就是厉害。”
      王奕博一路走,一路就有人向他报喜。
      像什么直升飞机现在已经飞起来了。
      还有算出来了什么浮力,风力。
      引力。
      之类的各种理论,都有长足的进步。
      当然这离不了他提供的一些基础知识。
      最疯狂的就属那些钦天监的人才了。
      他们建成的那个超大型的万里境,每天都如痴如醉的观看这星空。
      画下来一幅幅诡异无比的星图,看的王奕博简直无语。
      他都已经给过宇宙中的各种知识了,怎么会还在关注什么紫微星,北斗之类的,乱七八糟的。
      还想用此来观测气运。
      简直烂泥扶不上墙。
      狠狠的训斥他们一顿,让他们好好观测,不要瞎胡闹。
      之后来到了那些道士所在地。
      他们就有些疯狂了。
      各种烧瓶中咕噜噜的冒着五颜六色的水,看起来都?人。
      他随意的晃了一圈,也没人理他,甚至还有人嫌他碍事,才无奈的退出了这里。
      吩咐一定要做好防护和隔离,才离开了此地。
      随后督促了一番材料那边加快进度,晃荡着离开了研究院。
      大半年就这么幽幽而过。
      问话盛典,如期举行。
      所有人的文章都有机会登上报纸,全国发行。
      王奕博指挥着把第一场的议题挂了上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看到的士子浑身一震。
      这可是京师。
      不贵,随后就疯狂了起来。
      有些狂士,甚至想要废除君主。
      不过被人打了一顿,拖了出去,扔到了大街上。
      第二场却是一场激烈的大辩论,重新注解四书五经,以标点区分,为以后的莘莘学子学习了时候不再迷茫。
      无数的文章,无数的注解纷至沓来,每个人都期望选中自己的理解。
      第三场却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辩论。
      这次却是参加的学子不太多,但也热烈非常。
      尤其是王奕博把研究院各种书籍和近些年的科学成果让学子们看了之后,更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纷纷扑到了书籍中,畅游起来。
      此次盛会持续了足足半年时间,士子们才意犹未尽的散去。
      其间无数的诗词歌赋,随着盛会散播出去。
      很多人一朝成名。
      在天下间享有很高的名望。
      而王奕博汇合了一批大儒,把这段时间的讨论坐了一个汇总,尤其是科学技术之类的基础学科。
      整理了一批书籍,大量开始印刷,以此来教授给新招的儿童。
      大明也开始兴建起各地的学校,确保更多的学子有书读。
      至于更小的小学课本,王奕博就交给了专业人士了。
      而且还让朱由检下了圣旨,禁止私人办学。
      虽说受到了很多大儒的反对。
      但随着邀请这些大儒渐渐的入了学校,成了山长或着教授,也就慢慢的消减了下去。
      但也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建立,很多大臣都开始思索要不要废除科举。
      毕竟现在让王奕博改的,从军可以为官。
      研究院可以为官。
      现在学校毕业之后,也可以从政为吏,并且不在有官吏之别。
      也因此,很多人觉的科举不在有必要,毕竟现在学校教授的东西太多了,再以科举的四书五经来考试,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不过,这个提议却是被王奕博给否决了。
      科举他决定留下,并且加入了一条道德的考量。
      这些中举之人可以直接为官,进入督察院,代替皇权巡视天下。
      纠查贪污不法,冤假错案。
      也算是给底层留下一条真正公正的渠道吧。
      青天大老爷有时候比所谓的法律更能抚慰人心。。
      这也是他准备让朱由检放权的保障。
      随着盛会的落幕,很多人都意犹未尽。
      王奕博为了以后不再形成思维僵化,决定每二十年举行一次大辩论,对思想的争论。
      也免的跟不上时代。
      此令一出,很多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他们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思想主张不行,只是一时失利罢了。
      现在大明既然不准备独尊儒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下,他们就不信不能成为一教之主。
      至于孔家这次派来的人,因为死板守旧被人打击的体无完肤。
      也因此很多人对他们家的观感更加的不好。
      但朱由检还是选了一个道德良善之辈,给他们重新封了衍圣公的爵位

第二百二十三章 登陆倭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