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二章 赠杏花娘[2/2页]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他连给唐明皇提鞋都不配!
  念及此,杏花娘心里对曹子昂残留的希望,彻底死了。
  而正当杏花娘心灰意冷时,贾琮则微微吹干了纸笺上的墨迹,又从石几一侧取出尺许来长的木舟,将纸笺卷起后,放入木舟中。
  在众人睽睽下,竟先放入了,外河道……
  载着纸笺的木舟,顺着小溪,悠悠的驰向了芙蓉园。
  一气呵成!
  见此,许多人脸色都变了。
  赵伦的面色更是隐隐成死灰色。
  方才贾琮写了那么多,在赵伦乃至曹子昂看来,必是贾琮在为杏花娘告状。
  着实可恨啊!
  然而,曹子昂却没有像赵伦那样惊慌失措。
  他目光凛然的看着贾琮,心中冷笑。
  他嘲笑贾琮太年轻,也太幼稚。
  没有证据的事,只凭一张状纸就想搬倒皇上亲点的今科状元,那朝廷威严何在?
  更何况,哪怕众人知道状纸上的事为真,谁又会替一个妓女张目?
  甚至,许多人只会羡慕他风流不羁。
  事实上之前陈然、吴凡二人就这般羡慕曹子昂……
  而告刁状的贾琮,却必定会落一个为旧党翻案张目,企图打击陷害新党新锐,甚至玷污次辅威严的印象。
  等回过头来,曹子昂就会让贾琮知道,他不是李文德。
  眼见木舟已经遥遥过了皇城墙,不用曹子昂出面,他的拥趸们就开始发难了。
  二榜排名第三的进士,亦是福建子,与曹子昂同乡。
  也是新党的铁杆拥护者,他眼神居高临下的看着贾琮,沉声道:“不料清臣有此诗才,吾等尚未落笔,清臣已洋洋洒洒书写了数百言。
  只是缘何不让我等先目睹一番清臣之才,就先入了芙蓉园?
  难道清臣对今次芙蓉榜状元之位,志在必得?”
  贾琮闻言,眉尖一挑,淡然道:“乌前辈过奖了,诗才谈不上,吾素来不善做诗词。
  只是今日心中着实有感,才以拙笔赋词一首。
  至于缘何先放入芙蓉园?
  倒不是贪什么状元,只是听说园中皆闺阁。
  吾家规矩,素以女儿为贵。
  因此先行此举。”
  那位乌前辈闻言,面色沉了沉。
  在看来,不说他二榜进士的贵重身份,仅一进学前辈的资历,贾琮就不该这样不卑不亢寸步不让的说话。
  不过念及贾琮背后之人,他也不好当面撕破面皮,便道:“既然如此,不知现在我等能否目睹清臣大作?”
  语气还是咄咄逼人。
  此时不用贾琮回答,宋华便道:“琼林宴有琼林宴的规矩,广元兄若想要目睹我小师叔的佳作,安静等候就是。”
  乌广元闻言,冷笑一声,道:“原来是子厚兄……我倒并不是急着想看佳作,只是听闻贵师叔工于书法,为诸多大臣青睐。往日想去国子监一见,却碍于大司空严令不敢打扰。
  今日却是个好时机,希望能目睹一番。”
  若是在新旧党争之前,亦或是旧党未式微前,乌广元绝不敢这般和宋华说话的。
  但现在,旧党眼见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自认为新党干将的乌广元,又怎会惧怕宋华?
  宋华生性虽善,却并不怕事,见此眼眸一凝,就要开口。
  贾琮却淡淡道:“子厚不需再争,既然乌前辈愿意看,我再写一遍就是。
  只是到底破了琼林宴的规矩,所以一会儿还劳请乌前辈,诵读出声,琮亦想请诸位前辈指点。
  不知乌前辈敢不敢赏脸?”
  乌广元闻言简直气乐了,心道贾清臣当真不知天高地厚,真以为是诗仙降世不成?
  他冷笑道:“好,既然清臣有此信心,我又何妨做个宣读清客?”
  “果真?”
  贾琮进逼一句,问道。
  没等心生不妙的东道主曹子昂打圆场,乌广元已经黑下脸来,咬牙道:“既然清臣敢写,我还怕读?”
  贾琮再不多言,提笔急书。
  将之前所作,一字不差的又誊抄了遍。
  一旁的杏花娘,又看一回后,再度泪流不止。
  也终于不再往前方主座方向看一眼,只是痴痴的看着那首《赠杏花娘》的词……
  这让全场人的注意,都集中在了贾琮笔下的纸笺上。
  唯有曹子昂,隐隐感觉到了不妙……
  ……
  芙蓉园,紫云楼。
  与杏花亭内的诸多进士们所幻想的不同,此处并非姹紫嫣红。
  其实倒与杏花亭没多大区别,一样都是群头戴璞巾,身着白色儒衫的“书生们”。
  而且紫云楼中,竟然也有一条鹅卵石铺就的曲水小溪。
  连布局,都与杏花亭没多大分别。
  不过,紫云楼里的气氛,要比杏花亭那边好太多。
  满是银铃般的欢声笑语。
  众“儒生”们根本没打开纸墨笔砚,反而一起“围攻”着主座下首第一位座上的“书生”。
  “羽瑶兄,良辰吉日将近,日后再见面,咱们怕不能以兄弟相称了……”
  “是极是极,到时,我们该敬称一声状元夫人喽!”

第九十二章 赠杏花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