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接话,枫青云赶紧打圆场:“回来的路上我们已经跟畅儿商量过了,俩人都还小呢,才十三岁,不着急结婚,这也是畅儿的意思。但是俩孩子又有点儿那方面的意思,我们这群当长辈的啊,还担心孩子们别错过了彼此,又徒留遗憾,所以我们想着来跟你们商量一下,先把婚事定下来,让孩子们相处相处,确定合得来,能成家的时候,我们再办婚礼,你们看如何?”
刘玲看着眼前的枫青云,也是心生佩服,人家把该说的都说完了,还能怎么办呢?于是笑着叹了一口气:“罢了,女大不中留!如果畅儿愿意,那就这么办吧,不过,即使柱子没有亲生的爹娘,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不然,别人家该怎么看我女儿啊。”
朱大娘这次倒是反应的快,开心的接话:“那是那是!该有的礼数是一样都不会少的,媒婆我们就让她刘婶儿当,这也是畅儿的意思,其他的东西,我们一律比照最好的标准来,决不让畅儿受委屈。”
“好,那就好,那以后,我家畅儿以后就靠她朱奶奶照顾了啊。”刘玲很是满意朱大娘,觉得这老婆子也很通透,刘畅跟着这样明事理的长辈过日子,一定不会委屈了。
事情商定之后,大家的气氛轻松起来。刘畅端着一些点心走进屋子,分给众人。她偷偷看了一眼朱大娘,眼神中带着羞涩与期待。
朱大娘拉过刘畅的手,轻轻拍着说:“好孩子,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啦。”
回到家之后,枫青云就帮着朱大娘张罗定亲的东西,朱大娘几乎把家里能搬的都搬空了,可见她是有多么的满意这桩婚事,找算命的把俩人的八字算了下,找了个黄道吉日去下聘。
下聘这天,刘婶儿特意打扮了一下,和枫青云一起,拉着各种聘礼去了柳木村刘通家,那么多牛车拉聘礼,一路上已经看呆了不少柳木村的村民,等到唱礼单的时候,门口已经是黑压压的一片了。
刘婶儿清了清嗓子,大声的唱礼单:“朱家下聘,聘礼为红薯两担,精米白面各一担,杂粮两担,猪肉五十斤,鸡十只,鸭十只,蜜饯果子各十罐,银簪一支,金镯一对,玉坠一对,望两人以后互敬互爱,相互扶持。”
“天呢!这么多东西,我当时结婚的时候,也才得了半担米,这刘畅才是个定亲呢,就这么多的聘礼,看来,以后要享福了哦!”
“谁说不是呢!你看看刘玲那脸,笑的皱纹都多了几条呢!”
“哎呦,这朱家是什么来头?这么有钱!”
“你没听说啊?她未来夫君是在镇上开铺子的,好像是卖豆浆的,挺能挣钱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么舍得呢!”
各种讨论的声音,有羡慕的,有嫉妒的,当然也有不怀好意的,刘通和刘玲统统不在乎,当初自己生女儿的时候,嘲笑的声音听了太多了,现在女儿能够嫁的好,他们就更不在乎那些声音了。
接下来的日子,刘畅经常去铺子里给柱子帮忙,柱子也常常来刘畅家帮忙干活。他虽不善言辞,但手脚勤快。刘通也从刚开始的不满意,到后来的逢人就夸自己得了个好女婿。
刘畅也会给在柱子干活儿时,给他递水擦汗,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
村里渐渐传出些闲言碎语,说柱子没爹娘,刘畅嫁过去怕是要吃苦。刘玲听到后有些担忧,可刘畅却坚定地表示不在乎。
第109章 提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