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023章 天子归京[1/2页]

大汉第一太子 中丞佐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汉元十年秋七月甲寅(二十一),长安东郊。
      天刚大亮,朝臣百官、功侯元勋们,便都来到了长乐宫以东的长安东郊,似是等候着什么。
      ——太上皇驾崩后第十一天,滞留新丰的天子刘邦,便决定回转长安!
      对于这突如起来的变化,众人都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虽说此时,还没有后世‘父母丧,子守孝三年的硬性规则,却也有类似的丧葬礼仪标准。
      如《仪礼》中的丧服便规定:父母双亲亡故,需披麻三年;兄弟姊妹亡故二年,三服长亲离世一年等。
      但这一次的情况,显然特殊到编著礼法的先贤,都没有预料到的地步。
      ——太上皇驾崩,天子身为儿子,要怎么做,才能合乎理法,才能全孝丧之道?
      这个问题,恐怕就连如今的汉室礼法专家:奉常卿叔孙通,都给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可再怎么说,毕竟是生父亡故,即便刘邦贵为天子,也应当守孝半月,戴孝半年,才能勉强说得过去。
      而如今,太上皇驾崩的第十一天,刘邦的御辇便踏上了回转长安的路。
      对于这略显意外的变化,朝臣百官无疑是忧虑重重。
      其中,又尤其以少府卿阳城延最为惶恐……
      “萧相。”
      趁着百官功侯都双手环腹,闭目养神的空挡,阳城延悄悄走到了丞相萧何身边,稍一拱手。
      “前日,陛下可还遣人送信,言欲于栎阳宫,留驻至秋收之后啊?”
      “如今秋七月尚有十日,距秋收,亦尚有近旬……”
      “陛下这是……?”
      听闻阳城延语带迟疑的发出此问,萧何悠然睁开双眼,稍侧过身,却并没有直视向阳城延。
      “少府万莫多虑。”
      “陛下此番回转长安,断非因筹措粮草事。”
      萧何看得明白:阳城延这是误以为,刘邦突然提前回长安,是由于不满少府、国库筹措粮饷的进度。
      或许在外人看来,这种可能性虽然不高,却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
      但萧何明白:刘邦的执拗,绝对不会用在这种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逼迫臣僚主观加快解决问题进程的地方。
      就说现在,大战在即,粮草、军饷筹措不力,刘邦或许会不满,会派人催促,但绝不会严格制定期限。
      只要在陈?为乱的消息传入长安那天,粮草筹措了个八九不离十,刘邦也不会再多过问。
      过往十来年,每次关东战起的时候,负责大军后勤粮草辎重的萧何,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至于为了筹措粮草,拼着丧孝不全的嫌疑提前回长安,那就更不可能了。
      见萧何丝毫不见担忧之色,阳城延也半信半疑的平静了下来。
      粮草、军饷筹措,说是丞相、少府一同搞定,但如今的少府,还远没有发展成为后来,能影响汉室国策的庞大怪兽。
      自汉室鼎立至今,阳城延这个少府卿的任务,满共就那几个。
      ——由萧何挂名,少府为主,建造长乐、未央两宫;
      ——拿出长安城的具体建造方案,以及人手、钱粮预算,然后耐心等待拨款;
    

第0023章 天子归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