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唉~
      虽然有所准备,但到了上架这一天,还是有点不知道从何说起。
      感触良多吧。
      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过去这一年时间内,我创作生涯的心路历程吧。
      去年七月,佐吏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本科院校毕业,学的是····
      嗯,没错,化学工程与工艺!
      233333333
      说真的,别说当时了,哪怕是现在,我都觉得这一切很不真实,宛如梦境。
      我一个大学四年,基本天天都拿着烧杯、试管,去配置化学材料的工科g,居然有一天,成了网络小说作者!
      ——写的还是历史!
      这波叫什么?
      离了个大谱!
      离离原上谱!!!
      但话又说回来,仔细一回想,这一切,又并不算太过突兀,或是毫无预兆。
      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课程,叫有机化学。
      具体做什么,我已经有些记不清了,但有一点我记得很清楚:A元素加B元素再加C元素,混在一起,然后用烧瓶熬。
      一熬就是三个小时!(这就是我为什么对这门课印象深刻)
      三个小时,坐又不能坐,走又不能走,必须守在试验台边。
      无聊至极,我总得做点什么,好打磨时光。
      刷小视频吧,有声音,老师会发现,电影、游戏同理。
      自然而然的,我就开始在熬有机物的时候,摸鱼看小说。
      也就是我看的第一本网文小说:要离刺荆轲著《我要做皇帝》
      一本《我要做皇帝》,我不知道翻了几遍,但我记得很清楚,我是用我从qq群里抢的红包,一章一章看完的正版读者。
      每次在那些莫名其妙的群里抢到红包,我就第一时间点开《我要做皇帝》,看能往后看几张,并以此为乐,以渡过那段稍显枯燥的大学时光。
      到去年,也就是2020年,大家都知道,疫情爆发,我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只能在家里渡过。
      大学的课程已经结束,毕业论文也早早写完了,找工作、找实习又没法出门,咋办呢?
      看书。
      看《我要做皇帝》,看《我要做门阀》,再不行,看《大宋帝王》,反正就是把要离的书看个遍。
      不为什么,一个是居家生活太无聊,一个是要离的书我太喜欢。
      就这样一直到五月份,答辩也顺利结束,大学生活也接近尾声,一个大部分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毕业之后,做什么?
      对口专业?
      学的化工,对口专业只能进化工厂,无聊,无趣,还很没有前途。
      跨专业?
      只会做实验,如果找其他方面的工作,似乎只能卖保险,当销售,偏偏又孤僻,不爱说话,深度社恐。
      当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疫情没有结束,不能出门。
      不能出门,很无聊,要离的书又看完了,咋办呢?
      “没得看了,要不就,写一本?”
      就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我脑海当中,变成了老读者看到的《少帝成长计划》。
      莫言大师曾说:文学创作,都是从模仿、临摹开始。
      我自然也不例外。
      而我模仿的,自然就是我心里唯一的神:要离刺荆轲。
      不知是不是真的从要离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聊之余写着玩儿的《少帝成长计划》,竟然极其反常的得到了不俗的成绩!
      当“写网文也能赚钱”这件事,在我身上真真切切变成现实的时候,我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些变化。
      “要不然,以后就干这个吧。”
      “赚得钱也不少,还很有前途。”
      “就算没混出名堂,也好过出去工作,在上司面前低声下气,让人使唤来,使唤去。”
      就这样,我颇有些唐突的,成为了一个全职网文写手。
      再后来,自然就是高光之后,必将会到来的低谷。
      《少帝成长计划》越写到后面,我越不知道我要写什么了。
      给读者科普历史知识?
      好像不太对,都不爱看。
      给大家讲有趣的故事?
      可历史上的那些事,不就是有趣的故事吗······
      这样一来,我就陷入了一个不讲故事,专心去交代历史背景、拓展历史人文轶事的怪圈,偏偏连这也没做好。
      直到今年7月31日,《少帝成长计划》完结,我都还是没有想明白:这本书开头部分,我是怎么写的那么出彩的?
      后面的部分,我又为什么写不出开头那样精妙绝伦,环环相扣的味道?
      我为什么写着写着,就写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整个八月,我都在深深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中渡过。
      “或许只是运气好,才意外火了一本书吧。”
      “也对,一个工科狗,怎么会有写网文的天赋呢。”
      “偏偏还是历史······”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萌生出了退出网文创作这一行,成为一个打工人的冲动。
      但最终,还是我的编辑青舟大大,用短短一句话,寥寥不过数字,将我从深渊边缘拉了回来。
      “你文笔很好,已经有了一点老牌历史作者的韵味,但就是老走神。”
      《走神》,青舟大大为了形容我,所能想出的最贴切的词。
      不是我走神,而是‘书走神,用我的话说,应该叫偏离主线,或者说遗忘主线、淡化主线。
      那几天,我和青舟大大几乎是从早聊到晚,去请教、去讨论,去沟通。(我甚至怀疑青舟大大为了指导我,连着好几天上班摸鱼2333333)
      最终,我终于从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怪圈中走出。
      当然,每一次涅??,便都意味着一次重生——我找到了我的问题所在。
      简单来说,就是主线过于淡化,从而导致主线到最后,都不能被称之为主线。
      与此同时,大量的篇幅被历史人文背景占据,影响了正文所该有的篇幅。
      用青舟大大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一句话:小说小说,不该是你的笔去说,而应该让书里的人物去说。
      有了第一次顿悟,我自然重拾信心,开启了我第二本历史网文:《大元宰》
      (这个书名,还是青舟大大帮忙起的)
      从一开始,我的思路就非常清晰,青舟大大也对主角这个墨家出身的小学阀,和惠帝刘盈之间所能擦出的火花,表示十分的期待。
      但遗憾的是,“墨者阳毅”“惠帝刘盈”双主线,以及两条主线的融会贯通,我还是没能做好。
      再加上网文生态,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十年铺垫,十年叙述)类的慢节奏文实在不是很友好,《大元宰》的成绩非常不理想。
      回想起来,如果我父母家财万贯,我不愁吃喝,可以不在乎写书能赚多少钱,我一定会把一个生活在西汉惠帝一朝,最终位居相宰之位,将墨翟之学说发扬光大的墨者,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但很可惜,我家境普通。
      父母逐渐老迈,收入中等偏下,还有一个即将开始大学生涯的妹妹。
      父母非但无法支持我的个人生活,而且还需要我尽快具备做出贡献的能力,以反哺养育我长大的父母双亲,以及那个我挚爱的家庭。
      忍痛割爱吧。
      又或是生活所迫。
      只是因为赚不到足够多的钱,没法保证最基本的生活,就无奈的做了一回太监。
      《大元宰》,或许会是我整个创作生涯的遗憾。
      再然后,便有了如今这本《大汉第一太子》,也是我原本歪歪着,打算留来冲击大神作家的作品。
      未来我不确定,但就目前而言,惠帝刘盈,绝对是我能想到的人物中,我最有把握写好,且最有把握写出彩的主角。
    &

上架感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