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241章 贼无来日,孤又何需‘长久之计’?[1/2页]

大汉第一太子 中丞佐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郦商心中的腹诽,刘盈自是一无所知。
      若是知道了,刘盈也必然会全方位无死角的解释一下:究竟什么是‘一切恐惧来源于火力不足。
      当然,眼下的状况,也使得刘盈只能稍在床弩造成的壮观景象上留恋片刻。
      “嗯?”
      一旁的吕释之不住使着眼色,终是让刘盈反应过来。
      “唔,是曲周侯啊······”
      见是郦商前来,刘盈只好略带不舍得的将目光从不远处的床子弩上收回,旋即回过身,面带严肃的对郦商一点头。
      “战况如何?”
      “城中将士,可有士气不振,亦或临敌生惧之兆?”
      听闻刘盈问起城内将士的军心士气,郦商面上愁容稍艾,对刘盈微一拱手。
      “殿下勿忧。”
      “今驻守庸城之卒,俱为去岁秋后,丞相亲自关中良家子择选而出,以备陛下平定代赵所用之悍卒。”
      语调平稳的道出一语,郦商便侧过身,看向城内正不住挽弓抛射的弓、弩方针。
      “此战,一无旷久之虞,二无绝援之险,又得庸城壁垒依凭、殿下躬亲登墙而振军威。”
      “更者,殿下战前许下重赏、厚赐,又明言阵亡、伤残之将士皆可得重恤。”
      “若如此,军心仍有不稳,臣同信武侯,便也无颜再为陛下用以为帅······”
      听闻郦商这声略带些自傲的话语,刘盈也是心下一安,面带笑意的微一点头。
      但很快,刘盈便反应过来:明明是在说一句明显带有凡尔赛气息的话,但郦商无论是语调还是神情,却都隐隐透露出些许担忧。
      见郦商这般作态,刘盈稍一思虑,便若有所思的侧过身,对身旁的吕释之稍一点头。
      很快,云聚角楼之上,围拢在刘盈四周的南军禁卒,便在吕释之的示意下,稍让出了十步范围的空地。
      到这时,刘盈才面色阴沉的走上前,轻轻拉过郦商的手臂,来到了角楼靠城内侧的角落。
      “何事?”
      见刘盈这么快就反应过来,郦商也顾不上惊叹于刘盈敏锐的嗅觉,稍低下头,便低声道出了自己的忧虑。
      “殿下。”
      “此刻已是亥时(21点~23点),至多不过四个时辰,便当至卯时(5点~7点),天将大亮!”
      “不过四个时辰,贼纵人多势众,亦至多不过攻城三轮。”
      “庸城得关中卒数以万,又殿下亲在,再如何,亦无明日辰时不至,而庸城为贼所破之理······”
      听闻郦商此言,刘盈只下意识点了点头,心中却疑惑更甚。
      四个时辰,八个小时,对于普通人而言,确实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甚至对于后世某些幸运的打工人而言,八个小时,便是一天所有的工作时间。
      但对于战争,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而言,四个时辰,着实算不上多么不容忽视,亦或是多么令人重视的时间间隔。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在后世的影视作品当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个词,出现在有关战争的情节当中。
      ——某某地八百里加急!
      但同后世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所不同:冷兵器时代的‘八百里加急,实际速度却并没有日行八百里。
      就说如今汉室,‘八百里加急这种规格的战报,基本都是出现在边墙受到匈奴人侵扰的时候。
      而从汉室北方战线最前端的云中城,到汉室政治中心所在的长安城,是大约二千四百里的距离。
      如果按照‘日行八百里来算,一封从云中发往长安的‘八百里加急,其实只需要三天。
      但实际上,从云中飞马传回的‘八百里加急战报,却需要七天左右的时间,才能走完这样一段距离,将战报送回长安。
  &n

第0241章 贼无来日,孤又何需‘长久之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