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344章 陛下能处,是真疼俺们百姓啊···[1/2页]

大汉第一太子 中丞佐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诏曰:朕年弱未冠,以眇眇之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唯恐朕之所失,以损太祖高皇帝遗德;”
      “幸先祖庇佑,苍天与福,又朕母太后临朝,朝公勋戚效命,方得今吾汉家之定、宗庙之安。”
      “三月甲子,朕得太后尊先太祖高皇帝遗诏,完冠礼而成人,乃令:大赦天下,赐天下为人父、母者各爵一级,布二匹,酒、肉一斤;令罢法令妨吏、民者,与民便宜······”
      “——朕尝闻:士者,读先贤之著而明治国之义,以己之所能而佐治天下,为君臂膀也;”
      “然自秦王政二十八年,奸相李斯屡进谗言于君,而蛊王政有诏:敢有挟书者族,是谓:挟书律。”
      “后又秦王政再诏布天下:天下之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是谓:焚书令。”
      “自秦王政挟书之律、焚书之令,天下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空有报国之心,而不得报国之能;”
      “朕闻贤者有言:读书万卷,其义自见;朕甚取之。”
      “乃令:尽罢秦王政所布挟书之律,许民藏、读先贤诸子典故;愿献书者,凡献先贤之著,皆卷赐千金;”
      “另除诽谤之禁,凡无官职、爵公乘下、户非商籍之民,皆可畅论国政之利弊,郡县地方不得阻;”
      “令地方郡县再举力田、孝廉、贤良方正,又长老而德高者,以正民风、肃朝纲。”
      “——朕年十七而冠,虽遵太祖高皇帝遗诏,然于礼不符;又民男十七而始傅,亦于礼不合,更徒增民劳苦;”
      “乃令:加民男始傅之岁者三,易曰:民男二十而傅。”
      “——朕年弱未冠而临朝,战战兢兢,唯恐有负太祖高皇帝遗德;”
      “又朕闻战国之时,邹忌讽齐王纳谏,乃言: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齐王闻言而喜,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朕年弱而冠,虽不敢自比先故贤君、圣王,亦愿循此明君之举。”
      “乃令:凡受杖之县乡三老,皆予直奏君前之权,地方郡县不得阻;”
      “凡三老之谏奏,皆六百里加急而发;敢有遗、损,又或私观谏奏者,主谋族,从谋死,知而不举者,黥为城旦舂。”
      “汉十四年,夏五月甲子········”
      随着文士低沉厚重的嗓音落下,围聚于露布周遭的长安百姓,顿时就有些杂乱了起来。
      “少君,少君,陛下之诏,所言究竟何意啊?”
      “少君········”
      见人群混乱起来,那青年文士先是一慌,待听到那一声声‘少君的称呼,文士却又腼腆一笑,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如此过了好一会儿,人群才终于是稍稍安静了下来,而那青年文士,也终还是迷失在了一声声‘少君‘少君的称呼当中。
      “承蒙诸位抬爱,小子,便斗胆试言。”
      面带忐忑的对围观众人环一拱手,青年男士便直起身,侧过红扑扑的面颊,望向身后的政文露布。
      “陛下此诏所言,其一者:乃大赦天下,赐民为人父、母者爵一级,又酒、肉、布各许。”
      “其二:废秦挟书之律、焚书之令,许民藏书。”
      红光满面的道出此语,青年文士却奇怪的发现:对于这两点,围观众人,却似乎并不怎么在乎。
      实际上,众人并非是不在乎,或者说,并不完全是不在乎。
      ——前面那句‘大赦天下,赐民爵布、酒肉,众人本身就听得懂!
      至于后面那句废黜挟书律,众人虽一开始没听懂,但即便是在听懂之后,也并没有人在意。
      说白了,‘书这个东西,跟此刻围聚在露布周围的人,根本就扯不上什么关系。
      ——自古以来,凡是能在家里藏‘书的,哪个不是名门望族?
      若非如此,天子刘盈恐怕也不会在这份诏书上,许下‘献书一卷,赐金千金的诺言了。
      所以,众人想问的,其实是后面那一大段好似和大家伙有关系,却又稍有些晦涩难懂的部分。
      似是看出了众人目光中的期待和催促,那青年男士稍呆愣片刻,便有赶忙继续道:“其三者:民男始傅之岁,改十七为二十。”
      “往后,诸位家中子侄,便可年二十而始傅;不足二十,便不必服兵、劳之役,亦不必缴口赋。”
      听到这里,众人面上这才齐齐涌上一抹欣喜的笑容。
      ——对嘛!!!
      这,才是跟俺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
      将男性的‘始傅年龄,从十七岁推迟到二十岁,对寻常百姓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只要是对封建时代的农民稍有所了解的人,就不难知道:对于封建时代的农民而言,‘生儿子,并不单单是出于传宗接代的考虑,更主要的,还是劳动力的因素。
      生出一个儿子,只需要照顾到儿子熬过脆弱的婴幼儿期,等到了六、七岁,那就可以下田打下手;过了十岁,那就是半个壮劳力!
      而‘始傅,则有点像青年劳动力的‘体验券结束指令。
      ——从能下田干活的六、七岁,到始傅的十七岁,男性对于农民家庭而言,都几乎可以算作是免费劳动力;
      但在十七岁之后,这个劳动力,就不完全是‘免费的,或者说,就不完全是属于这个家庭得了。
      在始傅之后,青壮劳力最直观的‘成本上涨,便是每年一算,即一百二十钱的‘口赋;
      除此之外,还有理论上每三年一次,每次至少四十五天的‘劳役期。
      而这四十五天以上的劳役,不单意味着这个青壮劳力完全脱产,同时还要由家庭承担起口粮。
      说白了,就是即要给官府干活,还要让家里拿粮食养着。
      再

第0344章 陛下能处,是真疼俺们百姓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