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383章 摸着石头过河[1/2页]

大汉第一太子 中丞佐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场婚宴,让始终被一阵压抑所笼罩的安化城,终于迎来了近两年内的第一缕热闹气息;
      而在遥远的长安城,天子刘盈,也在为安东郡的未来而发愁。
      同王陵、阳城延二人坐在清凉殿内,君臣三人的脸上,都挂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虑。
      至于原因,也只有一个。
      ——安东郡的土著民,以及各屯耕团团卒的‘婚配问题。
      即便到了后世,女子也总是不愿嫁到太过遥远,或太过贫穷的地区,就更枉论如今,这通讯、交通极不发达的时代了;
      对于朝鲜半岛,或者说,如今已经被纳入汉室版图的‘安东郡,中原女子的看法,也基本都还停留在‘一群吃不饱饭的余子,被官府流边移民的程度。
      在后世,可会有女子,愿意嫁去西北、高原?
      同样的道理:在如今汉室,也同样没人愿意远嫁边境,更枉论嫁到比边陲更远的新服之土:安东了。
      中原女子不愿远嫁,安东郡一众单身汉们的人生大事,自然就只能指望天子刘盈去头疼。
      ——男人娶不到媳妇儿,是要出大问题的~
      尤其是在这个‘传宗接代的观念仍旧十分浓厚,娶妻生子是每??男子毕生追求的时代,一个地方再好、再富庶,只要娶不到媳妇,就是留不住人的。
      诚然,安东郡如今的‘汉民,基本都是以屯耕团的形式,移民过去的‘余子群体;
      三五年之内,这些新移民,都还要在半军事化的集体中生活。
      即便未来,真的有人因‘娶不到媳妇而想要离开,有汉室严格的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管制,这些人,也很难从安东逃回中原。
      但正所谓:堵,不如疏。
      一味地、长久的强制性高压政策,是没办法解决根本性的问题的。
      要想让这些移民,心甘情愿的在安东生根发芽,让朝鲜半岛成为‘自古以来,长安朝堂除了要保证这些新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当然也要考虑到更加现实的婚配问题。
      试问一块新服之土,怎样才能‘自古以来?
      答案是:移民充实人口,并通过三到五代的繁衍,将这个地方彻底纳入中央掌控。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让移民到这里的人,在百十年后,用地道的汉话说出一句:俺家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
      既然是要繁衍后代,那单靠屯耕团,靠一群糙汉子,显然是无法达成这样的目的。
      这样一来,让刘盈感到头痛的原因,也就浮出水面了。
      ——去哪里,给这群单身汉,寻一门亲事呢?
      ——如何给这数以万计,未来甚至可能达到十万,乃至数十万数量级的单身汉,找到一个‘世世代代扎根安东的原因呢?
      对于这个问题,王陵,有着自己的见解。
      “陛下。”
      “臣仍以为,应当许屯耕团之卒,于当地之民自由婚娶;”
      “唯如此,方可使今日之屯耕团团卒,化作来日之安东郡民。”
      沉声道出一语,王陵又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顾虑也道出。
      “只前时,曹相所言之弊,也不可不虑。”
      “——今之安东,已得平壤都尉、北部都尉、东部都尉三部,共屯耕团二十三;合此三部之驻军,近六万余人;”
      “然朝堂于故朝鲜之民,至今仍别户而治,不以‘汉民视之。”
      “若许安东‘汉民,于故朝鲜之民自由婚娶,则朝鲜之民男苦无女可妻,或将南下马韩、辰韩等国。”
      “如此,安东可用之壮劳力,便平白为此朝南诸部所有······”
      满是忧虑的道出此语,王陵也是唉声叹气一番,又闭目思虑起来。
      今年年初,丞相曹参因病卧榻,太医属衙则给出结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早则今年夏秋,晚则明年冬天,曹参,也将走到自己的终点。
      丞相病重,早就被太祖高皇帝指定为继任者的王陵,自也就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以内史的身份,兼领了丞相府的诸般事务。
      而安东郡的问题,也随着郡守吕禄愈发频繁的奏报传来,而摆上了长安朝堂之上。
      ——经过两年的辛勤劳作,最早到达安化城的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已经基本完成了本部的开荒任务;
      最晚到明年春天,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就将完成本部团卒所需的共计四十万亩田的开荒工作。
      两千人,四十万亩,也正是按照当年,刘盈定下的‘每人二百亩的标准所开。
      现如今,已经接近完成任务的屯耕团团卒们,也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未来。
      开荒任务提前完成,那屯耕团到农民的转化,自然也要提前;
      按照朝堂的规矩,明年秋天,平壤都尉屯耕甲团的四十万亩田收获的时候,就是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原地解散,成为安东郡治所——安化城头两千户‘农户的时间。
      过去两年,由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开垦出的四十万亩田,也将按照朝堂当年的承诺,以每户二百亩,分给两千名团卒。
      对于那两千名团卒而言,这,就意味着‘立业;
      既然已经‘立业,那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成家。
      田亩,靠自己一锄头一锄头开出来了;农宅,也早已发到了自己手中。
      那接下来,自然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在向这两千名团卒招手。
      但在郡守吕禄发回的奏报中,这两千名军卒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大事,却都无一例外的抱有悲观态度。
      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安东郡,根本就没有几个中原女子!
      朝堂派去驻守的军队,以及那二十几个屯耕团,无一例外都是汉子!
      无奈之下,朝堂抱着‘侥幸一试的心理,在今年春天颁布政令,允许平壤都尉屯耕甲团的团卒们,将愿意投靠自己的家人接去安东,由朝堂承担路费;
      结果却也不出王陵所料:整个‘家属队伍上千号人,处于适婚年龄的女人,却仅有五十余。
      在安东那地界,这五十个女人自然不可能嫁给当地土著,大概率会被平壤都尉屯耕甲团内部吸收;
      但两千名团卒,却只有五十人解决了人生大事,无疑是直白的告诉长安朝堂:中原女子,已然是指望不上了······
      更有甚者:这五十个率先成家的同袍,很可

第0383章 摸着石头过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