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399章 平阳侯参,行将薨故[1/2页]

大汉第一太子 中丞佐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龙城,身为单于的挛?冒顿,正和自己的儿子挛?稽粥商量着‘我和右贤王去打月氏,你去打汉人的战略预案时,上万里以外的长安,天子刘盈也正和朝中公卿一起,做着一场看上去漫无目的的战略预案。
      ——对于匈奴人兵分两路,由右贤王攻讨月氏、左贤王南下侵略的事,汉家君臣自是一无所知;
      毕竟再怎么说,汉家在草原的唯一眼线:东胡王,或者说‘长安侯家族,本质上并不是纯粹的卧底,而是更像双面间谍,两头通吃。
      在汉室这边,‘长安侯家族自然会透露匈奴内部的消息;
      比如习俗啊~
      局势啊~
      大致地形之类;
      但要说让这家‘叛贼提前透露匈奴人的军事调动,却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挛?冒顿,也不是傻子~
      与汉家一样,挛?冒顿心里非常的清楚:这卢家,就是想要脚踩两条船。
      在汉人那边顶着个‘长安侯深入敌后,查探北蛮消息的帽子,在匈奴,则披着‘东胡王假意归汉,实则刺探长城以南的皮。
      所以对这一家子人,挛?冒顿的态度,也和汉室的应对方式如出一辙。
      ——你愿意说多少,你就给我说多少;
      你说一点,我赚一点;
      你说的越多,我赚的越多。
      至于对面儿,你要带点消息过去也可以,我也能偶尔透露假消息给你,用来骗对面走位;
      但我这边的重要军事调动,不好意思,我根本不可能让你知道。
      也就是说,长安侯\/东胡王,对于汉匈双方而言,都是心知肚明的双面间谍;
      或者说是‘情报交易中介更合适一些。
      必要时,双方都可以用假情报欺骗,或用真情报恐吓对方;
      但无论如何,双方都不会通过这个渠道,透露有关自己的重要情报。
      而此刻,汉家君臣正在进行的战略预案,自也不是因为提前得知了匈奴人的动向;
      而是一个偶然发现的人员调动,引起了刘盈的注意······
      “还请安国侯详言:故云中守孟舒,其人如何?”
      御阶之上,天子刘盈沉声一问,御阶之下,内史王陵应声而起。
      “禀陛下。”
      先对刘盈躬身一拜,又对殿内其余众人环一拱手:“告诸公。”
      “——故云中守孟舒,本乃故赵王、今宣平侯张敖之门客;”
      “太祖高皇帝七年,贯高案发,赵王张敖因故为太祖高皇帝召回长安,欲以‘谋逆治罪;”
      “又明令:凡有赵人,敢同赵王共赴长安者,夷三族!”
      “然纵如此,仍有赵王门客十数人,自甘囚服、髡发,口称‘赵王家奴而至长安,甘愿同赵王受死。”
      话说一半,王陵的面容之上,也不由得涌上一抹钦佩之色;
      与此同时,殿内公卿百官的面容之上,也悄然涌现出些许敬佩之意。
      “后贯高案罢,赵王获释,为太祖高皇帝贬为宣平侯;”
      “及共赴长安,愿与赵王共死只门客十数,则皆为太祖高皇帝召见,各以其能,任为郡国二千石。”
      “其中,田叔为汉中守,孟舒,则为云中守······”
      随着王陵的话音落下,硕大的宣室殿内,便也随之响起一阵交口称赞声。
      而御阶之上,看着殿内众人无不流露敬佩之色的目光,刘盈也只深吸一口气,暗自思虑起来。
      说来此事,也算是太祖高皇帝一朝的佳谈了。
      ——贯高案,说的其实就是那次导致张敖,从‘赵王被贬为‘宣平侯的谋逆案。
      按照民间,或者说朝野内外流传的版本,说是太祖高皇帝七年,太祖刘邦出征平叛,沿经赵国。
      丈人泰山,又是当朝天子、开国之君路过自己的封国,赵王张敖自然是毕恭毕敬,给刘邦伺候的舒舒服服;
      但刘邦却似是不识好歹一般,动不动就对张敖喝骂甚至上首责打!
      看着自家王上被这般羞辱,张敖的臣子、门客们自然是怒不可遏,又不敢当面发作,只能私下找到张敖。
      为首的,正是赵国左右相:赵午,以及贯高。
      找到张敖之后,赵午、贯高同张敖说:大王对待‘他十分恭敬,而‘他对大王却十分无理,大王为什么还要忍耐呢?
      如果大王愿意,我们愿意为大王杀了‘他!
      闻言,张敖则大惊失色的回答道:先生说的大错特错!
      先王亡国,多亏陛下才得以恢复,使恩德传至后代,这一切都是陛下的恩赐!
      如今,我还娶了鲁元公主,成为了陛下的女婿,难道要因为这点小事,就要杀了岳父泰山吗?
      请二位先生别再说了。
      见张敖是这般反应,赵午、贯高二人自是作罢,但在退出赵王宫之后,又聚在了一起。
      赵午和贯高就商量:大王实在是太软弱,也太仁慈,不肯背叛道义,这是忠厚长者才有的素养;
      但正所谓‘君辱臣死——大王受了侮辱,我们做臣子的不能不管,我们应该杀了陛下!
      如果成功了,就让大王去做天子,如果失败了,也和大王无关,我们自己承担后果。
      就这样,本该替朝堂监控赵王张敖的赵午、贯高二人一致决定:刺天子,立赵王!
      只是没过多久,二人的阴谋就被贯高的仇人告发,‘刺杀刘邦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便东窗事发。
      得知消息,太祖刘邦震怒,当即下令:将所有参与谋反的人,和赵王张敖一起押解回京。
      来到长安之后,赵午、贯高等人却咬死不松口,终还是将赵王张敖,从这起‘贯高案中摘了出来。
      当然,这是外界流通的版本。
      但作为天子,刘盈知道的内情,自然是另外一个更贴合实际,也更贴合汉室利益诉求的版本。
      而今天,刘盈在朝议上提起的‘孟叔,便是在彼时,刘邦下令‘敢和张敖一起入长安的,通通死一户口本之后,仍旧执意跟随张敖来到长安,甘愿和张敖同生共死的十几个门客之一。
      且先不提贯高案的真实内由,也不提曾经的赵王张

第0399章 平阳侯参,行将薨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