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佛祖普度众生。小道长自然是可以瞻仰的。”丁僧淡淡道。
“那好,小道便和丁师傅一同前往。”惠功道。
待二人走到洞口时,外面天已经大亮,洞外的雨也早已经停了,云开雾散,秋阳高照,昨夜的一切,仿佛梦境一般。
丁僧从包袱中取出木鱼和木槌,在洞口找个位置坐下,敲着木鱼念起经来。
惠功不大懂,但也不好打扰,便也找个地方盘膝坐下,吐纳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丁僧念完了经,惠功便也睁开眼,不经意的一瞥,忽然在洞壁上发现了一块凸起的石头,石头凸出洞壁约二尺,宽二尺多,顶部貌似是平整的。
惠功忽然想起白龙洞的“猛虎衔石匣”来,他日自己若是学会了《元意札记》中的所有术法,应该也可以利用这个石块做一个藏东西的迷阵。到时候自己也留下两封信,信里面分别装上白玉散、冰晶丹、、、
“小道长,您在想什么?”丁僧见惠功出神,不由得开口问道。
“哦,没什么。经念完了我们便走吧。”惠功搪塞道。
“好吧。”丁僧说完,便带头走出了洞口,再没有回头。
走了一阵,二人都觉得有点饿,遂来到一户人家,准备化缘。
由于在麸子洞周边,丁僧与农户认识,二人很顺利的解决了早餐问题。只是农户有些疑惑,丁僧三人的香火钱足够他们吃喝,为何今天突然跑来化缘。
过完早,一僧一道继续往大米山而去。
想起丁僧在洞口念经时的情景,惠功不由得问道:“丁师傅,为何你们念经的时候,要去敲那木鱼?”
“小道长可曾听过三藏法师西天取经过通天河的故事?”丁僧问道。
“好像是说唐僧师徒过通天河,没有船,河里的大乌龟便驮着师徒四人过河,对吧?”惠功疑惑的答道。
“对的,吾辈僧人念经时敲木鱼,便和这个故事有关。”丁僧点点头道。
“哦?那丁师傅快讲讲看。”惠功忙催道。
“且说那老乌龟驮着唐僧师徒四人过了通天河。分别之际,老乌龟托唐僧向佛祖问一声,自己修行千年,何时能褪去一身龟壳,位列仙班。
唐僧欣然答应。
谁知到了大雷音寺,唐僧光顾着求取真经,把这事给忘了。返回大唐的途中,师徒四人再次坐在老乌龟的背上渡过通天河。到了河中心,老乌龟突然问及此事,唐僧一脸懵,此时才想起自己忘了问佛祖。
老乌龟见唐僧支支吾吾,便明白唐僧是把这事儿给忘到女儿国了。感觉被轻慢的老乌龟一生气,直接往水里一沉,师徒四人连人带经书便立马落了水。
师徒四人忙将经书从水中捞起,然后在河滩上晾晒。
老乌龟心怀怨恨,便口吐狂风,要将经书吹走。师徒四人忙将经书收好,匆匆离去。
待师徒四人点验经书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部《起死回生经》,唐僧断定经书是被老乌龟吃了。于是,孙大圣同猪天蓬一起将那老乌龟擒来。
师徒四人命老乌龟交出《起死回生经》,谁料老乌龟将头缩回壳中,丝毫不配合。于是孙大圣便拿起金箍棒,不停的敲那老乌龟的龟壳。
老乌龟最终还是没有吐出《起死回生经》,无奈之下,师徒四人只得放老乌龟离开。所以后世的僧人在念经的时候,便要天天敲打老乌龟的化身——木鱼。
&nb
第52章 寻宝大米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