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三章:真龙的罪己,咸鱼的意难平[1/2页]

只想平平无奇的我被女帝听到心声 辣椒掌门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周帝朝,长安帝城。
      今天,一则消息席卷了整个大周。
      天宁女帝向大周百姓下诏罪己,请求天下百姓的原谅。
      至高无上的天子,竟然向百姓致歉了!
      天宁女帝在《罪己诏》中,向大周百姓们坦诚,大周三位王爷,被北辽帝国抓去之事。
      作为大周女帝,她应该立即发兵,拯救三位王爷。
      然而,如今的大周,根本就无力发兵。
      国耻当前,她这位大周女帝却无法维护大周尊严。
      天宁女帝在《罪己诏》中,深感错误,再一次向百姓们做出了诚恳的致歉。
      《罪己诏》的下半部分,也解释了她不发兵攻打北辽的原因。
      大周帝国,已经没钱了......
      持续数百年的一统南洲战争,早已打光了大周帝国的底蕴。
      但这场统一战争,是为了让南洲百姓永远远离战争祸劫。
      天宁女帝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哪怕再艰难,她也必须为南洲子孙们考虑。
      《罪己诏》中,有这么一句话:
      “战争在我们这一代打完了,我们的后代,才不需要经历战争的苦难!”
      这一句话,说得特别有意思,也特别让百姓们接受。
      一统南洲的战争,错了吗?
      哪怕是并入大周地四国旧地,也不会说错了。
      天下一统,这是大势所趋。
      哪怕大周不出兵,其他国家也一样会对大周出兵。
      谁也明白一件事。
      这场仗,是必须打的。
      天宁女帝已经尽自己所能,最大化避免影响百姓的生活了。
      百姓们的生活,影响并不算太大。
      可大周帝国,却是打光了所有的国库积累。
      在《罪己诏》最后部分,向天下公布了一件事。
      大周的地方积累,也是处于告急的状态。
      在并入四国旧地后,天宁女帝花费了大力气,调动各地皇家余粮,全数恢复和建设四国旧地。
      这一点,大周百姓都是知道的。
      他们也是十分感恩的。
      天宁女帝并没有加税,在中央积累用尽后,她取出了地方皇粮,支持战争地区的恢复。
      四国旧地百姓看到这一部分《罪己诏》,也再没有分裂之心了。
      一个用尽所有办法,想让你过好日子的君主,才更值得你追随。
      比起过去的战乱日子,如今的生活,可是好上太多了。
      这份《罪己诏》,以三句话作为完结。
      “朕有心杀贼,怎奈何无力筹粮,更是不愿将税务叠加诸于百姓身上。”
      “朕恳求大周百姓的相助,在国家困苦之际,能够帮助国家,度过此劫难。”
      “兵马充足后,朕与大周铁骑定为大周百姓,洗刷国耻。”
      回到镇国府中的林雍,也是看到了《罪己诏》的内容。
      连他也不得不赞叹,天宁女帝非常的聪明:
      “这个傻婆娘,竟然懂得以退为进,借风起势。”
      “如今的大周,百姓的斗心是最强的。若是她开口求助,绝大部分百姓都愿意相助。”
      “唇亡齿寒,只要百姓不傻,都知道大周亡了,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林雍能够想到,大周百姓的捐助。
      他甚至能够想到。
      以天宁女帝体恤百姓的作风,底层百姓的捐献,她肯定不会要的。
      但是士绅商贾的捐赠,她必然是全数吃下。
      “姓贡献,全数奉还,士绅商贾的钱,一并收了。”
      “傻婆娘像极了某些麻匪,只不过是反向操作的麻烦。”
      只不过。
      林雍没想到的是。
      随着事态的发展,许多许多的事情,开始慢慢走偏了。
      不知怎么的。
      士绅商贾们竟然主动联系以张寻为首的文官组织,要求执行了士绅商贾一体纳税的政策。
      这是为天下做表率的事情,安国公当然愿意去做。
      这之后。
      普天之下,大周百姓一视同仁,均需纳税。
      底层百姓们对这个政策,当然是十分支持的。
      见证特权的消失,是很能稳定民心的一件事。
      当然。
      不愿执行的官员和商贾也有。
      只不过。
      护国女相紫夜的监察司,早就收到了天宁女帝的密令,时刻准备着了。
      百分百干净的人,根本不存在于这个世界。
      监察司要拿出些证据,罢免和抓捕某些官员和商贾,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招,也有效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不愿执行新政之人,只有顺从和反抗,没有拒绝这个选择。
      顺从自然好说,什么证据也没有,大家都好。
      反抗就更好说了。
      长安帝城的百姓,都被林雍的神性点亮了斗心。
      你们反抗,甚至试图叛乱!?
      长安帝城的商贾和官员们,第一时间就跳出来收拾这些人了。
      遇到他们收拾不动的,镇国公的兵部立马出动!
      反抗自然没什么好说了,杀之即可。
      林雍的神经很敏锐......
      他在这里面,嗅出了不寻常的感觉。
      可要说是什么,他又说不上。
      这里面,除了天宁女帝高超的御下手段外,还隐隐有他曾想过的政策。
      可这起因和过程发展,却是与他想的并不一致。
      这期间,天宁女帝均是隐藏在幕后,一句话也没有说。
      林雍可是知道。
      以三大势力的极其忠诚,要是没有天宁女帝的点头,他们哪里敢这么大胆!?
      可这一系列的政策,全都是在他回来一个月后,才慢慢执行起来的。
      他在这一个月内,也没有见过天宁女帝。
      林雍只能猜测,这是巧合罢了。
      这只咸鱼怎么可能知道。
      天宁女帝就是不想她怀疑,这才硬生生地憋了整整一个月。
      故意不见他,不与他接触。
      就是为了彻底地断绝林雍的怀疑。
      甚至那《罪己诏》,也是天宁女帝冥思苦想的引子。
      有了这个引子以退为进,大周百姓的怒火,就能够被彻底的调动起来。
      他们还会合情合理地,知道大周如今的困境。
      只要士绅商贾们开始捐钱了......
      那下一步,他们主动提出一体纳税,也就不会这么引人怀疑了。
      天宁女帝还做了一件事。
      为了避免咸鱼怀疑,她压下了盐铁归公的政策。
      这个政策,她必须等死咸鱼出发前往北洲了,才能实施下去。
      不然的话。
      短时间内,两个高度相似的政策拿出来。
      以林咸鱼的智慧,天宁女帝就算想瞒过去,也是没法瞒的。
      这就是天宁女帝。
      她喜欢和享受林雍的心声,可她也害怕和恐惧林雍发现她能偷听心声。
      也因此。
      哪怕知道心声中的计划可行,她也不会一下全抛出来。
      对天宁女帝来说。
      不管咸鱼的心声计划在完美,也是比不上咸鱼本人的一分一毫。
      这只死咸鱼,才是她的最爱...
      才是她最不愿意失去的人!
      当然。
      为了进一步分散林雍的注意力,天宁女帝也是按照咸鱼所想,做了另一件事情。
      安国公张寻对外公布。
      北辽帝国早已派人前来长安帝城,向大周帝国问责。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求大周帝国亲自派有分量的使者,前去北辽临潢帝城赎人。
      他们开出的条件,十分的离谱。
      一百万件大军盔甲和兵器。
      大周军队,正好有一百万的编制。
      本就处于破产边缘的大周帝朝,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筹集这些赎金。
      那就是脱下如今大周铁骑的装备,交给北辽帝国。
      更该死的是。
      在北辽使者准备离开长安帝城时,有意将这个消息释放出去了。
      时候到了,镇国公站了出来。
      他代替兵部,向大周百姓痛呼:
      “这是北辽帝国,故意打击我大周民心啊!”
      “他们要抢走我大周铁骑的装备,更要毁了我大周百姓的民心,再发兵毁了我大周帝朝啊!”
      消息一出,民愤被彻底的点燃了。
      “北辽帝国欺人太甚,不灭无法平心头之恨!”
      “我要参军,我要跟随女帝陛下,灭了北辽!”
      “哼,我把家当都捐给大周,再去和北辽狗玩命!”
      林雍听此消息,也不得不拍手称赞。
      【这傻婆娘可以啊!】
      【战略上懂得以退为进,战术上有二叔和张寻,为她安排好了一切。】
      【我留下的神性斗心,已经完全被她燃烧起来了。】
      林咸鱼的二叔是镇国公,多少成是事实,他还是知道的。
      北辽帝国是来了。
      他们也的确要求派人去临潢帝城赎人。
      甚至消息也是他们放出去的。
      可他们的的要求,并没有这么过分的。
      北辽帝国也不傻。
      这三个王爷,过去是天宁女帝的对头,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若是北辽帝国开的条件太过分了,万

第一百八十三章:真龙的罪己,咸鱼的意难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