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四章 刘协的堕落[1/2页]

三国开局我能撒豆成兵 大领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进入嘉德殿后,吴池习惯性地往主位旁边的某个长榻上,慵懒地一卧……
      随即反应过来,自嘲地一笑:“习惯难改呀!”
      以前刘宏在时,是刘宏坐在主位办公,然后特意吩咐宫中下人在旁边加了一副坐榻,用来给吴池坐。后来吴池嫌坐着太累,刘宏又命人将这个坐榻加长,使得吴池可以躺卧在上面……惬意得很!
      这让吴池不由有些怀念刘宏了。
      可惜,刘宏寄身的那个植株,到现在也没什么变化。
      吴池叹息一声,起身坐到了主位上。
      旁边的宫女宦官们又上前,有的给吴池端茶倒水,有的给吴池扇风,有的给吴池捏肩捶背揉脚……吴池一张嘴,立刻有水果递到嘴边,还是早已切成正合适的小方块,吃起来既不会太碎,也不会大到不好吞咽。一口刚刚咽下,立刻就有酒水递来,帮助吴池顺嗓子……
      宦官们又生怕吴池干等着无聊,便站在旁边,给吴池说一些有趣的见闻,供吴池消遣时间……
      真正的全方位伺候,生怕吴池挑出半点毛病来!
      吴池心说,你们再这样下去,可要把我给养废了!
      没过多久,小黄门过来汇报,说三公九卿已经到了,问吴池先宣见哪个。
      吴池一摆手:“全都一起叫过来吧!”
      而后,三公九卿一共十二人,他们按照身份次序,纷纷走进殿中,两条腿快速地交替,但步伐却又很小,而且没有声音。
      就这样迅速走到吴池身前百步处,俯身下拜,“臣xx,觐见陛下!”
      吴池想起了臣子进宫觐见皇帝的一条规矩,而这条规矩又对应了很多人听过的一个词,‘入朝不趋。
      在汉朝,臣子去觐见皇帝,必须疾步行走,以表示迫切之情,不能让皇帝久等。
      但是,光快又不行,你如果步子迈得太大,下脚过重,又成了跑,这在宫中显得不成体统,会惊扰圣驾。
      所以,必须在快的同时,每一步的距离缩小,下脚也要轻,尽可能不发出声音。
      不发声音倒是相对容易的多,因为这又涉及到另一条规矩,对应的词是‘剑履上殿。即大臣进宫,必须将腰间佩剑解下,同时脱掉鞋子,只穿袜子上殿。
      不穿鞋的情况下,走路发出的声音就会小很多了。
      至于‘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则是指该臣子地位过于超然,可以不遵守这三条规矩。
      像汉朝的梁冀,后来的董卓,挟天子后的曹操,刘禅时期的诸葛亮等,都有这个待遇。
      还是说现在,吴池看着这十二个人额头渗汗的样子,心知他们肯定是在接到旨意后,急匆匆赶过来的,心下有些同情。
      要知道,吴池自己是不用遵守这些规矩的。
      这倒不是因为吴池掌权后跋扈了,开始不敬皇帝、欺辱刘协了。而是因为,他没这个机会了。
      在刘宏时期就不用多说了,吴池因为刘宏对他的纵容,所以可以不拘泥于那些俗礼。
      而等刘协登基后,一来吴池极少在朝议之外的时间进宫面圣,刘协也不愿意主动召见他。二来,在正式的朝议时,吴池和群臣们都是早早地就在朝堂上等着了,等人齐了,过后刘协才在宦官们的搀扶下,姗姗来迟……
      这也是吴池特意授意十常侍们这样的。
      毕竟,刘协此时年幼,是没有能力亲政的。他来到朝堂,也只是作为一尊摆设,不参与发言的。
      既然不那么重要,自然也没必要按时上朝。
      十常侍他们一方面得了吴池授意,另一方面也想尽可能地讨好刘协,所以就开始怂恿刘协……
      睡懒觉。
      可怜的刘协,明明在登基前,在董后那边接受的是帝王教育,早已养成了每日早起的习惯,就是准备着登基之后,能够做一个勤政的好皇帝…

第三百九十四章 刘协的堕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