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二十九章 挑战赵云[1/2页]

三国开局我能撒豆成兵 大领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后勤,包括运兵与运粮。
      运粮自然不必多说,而运兵的意义就很大了。你想啊,a、b两个国家交战,其相邻的区域可以分为甲乙丙三处战场。
      a国后勤强,但只有五万机动兵力(守备兵力暂不考虑);b国后勤差,但有十二万机动兵力。
      双方交战时,a国可以充分利用后勤的优势,将这五万兵力在三处战场上调来调去,而b国却只能处处吃瘪!
      b国如果在三处战场上平均分摊兵力,那每处就只有四万兵力,a国可以五打四占据优势。如果b国在交战的甲战场增兵两万,变成六万,那剩下的乙、丙两处战场就只剩下各自三万兵力了。
      这时候a国就可以迅速把五万兵力调去乙\\丙战场,形成五打三的局面!
      而b国因为后勤差,根本反应不过来!
      这还是三处战场,如果双方的战场数量增多,变为六处、十处战场,那b国就会更加吃瘪,每一处都会面临被a国兵力碾压的局面,甚至被人家逐个击破。
      所以,后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说汉朝与北方游牧,在古代千年来,中原王朝与北方蛮族两个势力的战争中,通常都是北方游牧占据后勤优势的,所以他们虽然人口少、兵力少,但却可以利用强大的机动优势,今天打这里,明天打那里,骚扰得中原不胜其扰,防不胜防。
      明明中原的人口、兵力、钱财都是敌人的百倍千倍,却有力使不出。
      最后逼得不得不修个长城(长城历朝历代都有修建、修补),靠这个来被动应对。
      但那玩意毕竟治标不治本,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被人家突破长城打进内地的次数,数不胜数。
      可以说,面对北方游牧,中原王朝一直在为后勤的事发愁。而北方游牧也一直以这个优势自豪。
      可是现在,于夫罗他们发现,吴池所代表的的中原朝廷……不一样了!
      短短几天时间调集数千精骑,并在之后几天内继续调集更多大军……
      这后勤,完全不输北方游牧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未来他们就算正式接任了大单于、统合了全体匈奴的力量,也绝不敢对汉朝造次了!
      更别说,现在草原上那群散兵游勇的各个部族,他们就更加不是大汉朝廷的对手了!
      当然了,于夫罗本身没什么野心,只满足于夺回自己的单于之位。所以,他更多的是开心。
      吴池:“好了,咱们继续之前的话题吧!”
      便又开始了商议出兵细节。
      之后没过几天,果然如吴池所说的,又有一支部队抵达了这里,这次却不是纯骑兵,而是步骑混编。
      而其中,还有一员将领,白衣白马,来到吴池近前后,下马行礼:“末将赵云,参见司空!”
      吴池笑笑:“子龙,来得好啊!”
      而后,吴池郑重地向于夫罗他们介绍道:“这位是常山赵云,赵子龙,我麾下第一战将!”
      这句‘第一战将一出,赵云觉得荣耀,而周围的那群匈奴人,他们在羡慕的同时,也激发了想要比试的心。
      草原汉子没有哪个是不好斗的,他们的骨子里天生流淌着战斗的基因。

第五百二十九章 挑战赵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