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八十四章 徐州求援[1/2页]

三国开局我能撒豆成兵 大领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现在,既然曹操不是兖州牧,也谈不上多发达……曹嵩可是当过三公的人,对他来说,区区一个西园校尉算什么?曹操当了这个职位,甚至还是托关系上去的,这有什么可自豪的?
      这样的官职,根本不可能值得他去炫耀,觉得光宗耀祖了。
      只要当了兖州牧这个地方第一实权,又是战乱时的兖州牧,甚至还是一方诸侯,更关键的是,这个兖州牧是曹操一刀一枪亲手打下来的。
      如此,才足以自豪,让从小到大一直在老爹眼里不成器的曹操,觉得终于咸鱼翻身,可以吹嘘一下了。
      所以综上所述,曹嵩在徐州被杀,那个事情在本时空再度发生的概率,真是微乎其微,除非‘命运的丝线重新将事情串联起来,回归原时空正规,否则,很难的啦!
      第三,陶谦三让徐州……这个就更不可能了!先不说,因为第二件事,曹嵩不死,就不会引起曹操起兵大举讨伐陶谦。现在的曹操一个西园校尉,拿什么去讨伐徐州?
      就说刘备,刘备当初是因为曹操伐徐州,他以援军的名义,去救徐州、救陶谦的。
      现在无论是徐州还是陶谦,都没有危险,他救个锤子?
      最后最后,就算陶谦真的看刘备特别顺眼,没有理由的,他非就要把徐州让给刘备……
      朝廷同意吗?
      这天下,可没有大乱啊!
      你陶谦只是徐州刺史,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在天下没有大乱时,你的官位由谁当、由谁接位,那都是朝廷说了算!
      朝廷想任命谁就任命谁,是你陶谦有资格置喙的?
      所以啊,这历史上最后一件与陶谦有关的大事,在本时空,也不会发生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护,陶谦会在数年后老迈缠身,或是等到病重时退位,或是没等到那时候,就提前告老还乡……在天下太平时,你辞官回乡是很安全的。不仅自己安全,家人也安全,你们一家可以舒舒服服地回老家,安享晚年。
      何乐而不为哉!
      只听那个官员继续道:“陶谦向朝廷汇报,说境内有一股贼寇,十分凶顽,他的徐州本地驻军,对付起来极为吃力,希望朝廷能够进行重视。”
      所谓重视,那就是将事情的选择权交给朝廷了,由朝廷决定该怎么处理。
      在太平时节,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自然是直接出兵,由朝廷任命一员将领,率领多少不一定的兵力,前往事发地点,进行讨伐。
      只不过这个方法,劳师劳力,靡费钱粮,吃力却未必讨好……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了!
      你从别处派兵,那就得承担一个兵力运输的成本。要知道,在古代,运输士兵在军事上来说,称其为头疼大事也不为过。
      后勤,极为重要。有句话说得好,外行谈战术,内行谈后勤。
      后勤既包括运兵也包括运粮,二者同等重要。你不能运兵,则空有大军而过不去,产生不了作用。而你不能运粮的话,则士兵会饿肚子,发挥不出应有的战斗力,甚至因为缺粮而饿死,甚至更糟糕,哗变。
      而你作为朝廷,首都是雒阳,距离徐州的距离,何止万里?
      这么远的距离,你运兵运粮过去,要消耗多少?
   &nb

第六百八十四章 徐州求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