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8章 翻旧账[1/2页]

一品寒门 填海的精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弹劾孔德纯粹是为了弹劾沈权做铺垫。
      京城纨绔居多,谁家孩子不惹祸?
      只要不是杀人放火的事,都不是睁一眼闭一眼过去的。
      如果由于孩子惹祸而丢官,今日早朝的官员一半会乌纱帽不保。
      弹劾孔德的理由太牵强,闹到最后,也最多给孔德戴个管教不严的帽子。
      所以,盛桢轻描淡写说了孔德几句,言官顺势就坡下驴。
      放开孔德,把面子给足皇帝,就是为了让皇帝无法包容沈权。
      沈权在民间有沈青天之称,官场却有一个沈阎罗的名号。
      他刚直不阿,软硬不吃,一切按规章办事,谁的面子都不买。
      就算是皇亲国戚,只要犯事,照样按大宇律法处理。
      关键是他霸占住京城府尹这个位子,让许多人的幕后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眼睁睁看着来钱的机会溜走。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只要能让沈权让出这个位子,什么办法都可以。
      然而,弹劾沈权的奏疏不少,有效果的一份都没有。
      因为言官苦于没有把柄。
      每次都拿些鸡毛蒜皮的事弹劾,搞得和小学生吵架,找班主任告状一样,一点伤害都没有。
      没办法。
      沈权几乎没有把柄。
      不贪腐,不谋私,就连私生活都找不到污点这样的官,你用什么来扳倒他?
      机会终于来了。
      所以范贤稍做友情提示,御史台的言官就开始炮轰早朝。
      “陛下,孔德情有可原,沈权罪无可恕!”
      今日开第一炮的言官冒启再次弹劾道,“如今毅军在边关有异动,就是在找个入侵的理由,在这个节骨眼上,沈权以权谋私,为给侄女孔莹出头,故意刁难夏使,这不是给毅军入侵留口实么?沈权误国!臣恳请陛下严惩沈权,消除两国误会,让毅国找不到入侵的理由而罢兵”
      冒启滔滔不绝说了一大段,把弹劾沈权的目的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一句话,沈权不除,国将不国。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冒启过后,吕腾、常帅僧二言官再次弹劾,紧接着众言官纷纷附议。
      接下来要看皇帝的态度了。
      如果皇帝让大伙讨论,自然会形成正方和反方。
      如果皇帝不说话,谁若乱插一杠,很有可能会引火烧身。
      “昔日七王之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幌子,试问,晁错腰斩于市,七王之祸由此而解了么?”
      这是数百年前的历史,当官的自然熟悉。
      晁错腰斩,七国联军并未撤兵,反而认为皇帝软弱无能而大举进攻,最终靠的是武力镇压才平息叛乱。
      盛桢这一问,言官集体哑火。
      皇帝的态度再明显不过,他不认同沈权此举与毅国入侵有关联。
      难道要无功而返?
      冒启做为第一个开炮的急先锋,自然不甘心,他再次弹劾道:“陛下,昔日若无晁错谋划削藩,也不会引来七王之乱。沈权之祸,有甚于晁错,臣恳请陛下罢免沈权,以息兵戈之祸!”
      “冒卿是哪国人?”
      盛桢沉脸问道,“敌国未曾打过来,你就自毁城墙,朕有点怀疑你是不是我大宇朝子民。”
      这话若是其余大臣说,必然引起一番唇枪舌剑,口水战在所难免。
      但皇帝说出来就是当头一棒。
      你是敌国奸细?
      请问,皇帝都怀疑你了,你该怎么办?
      “陛下明查,臣忠心耿耿,毫无私心,所有奏疏都是为大宇朝江山社稷着想。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臣今天就是冒着肝脑涂地,也要弹劾罪臣沈权!”
      冒启立刻跪下,痛苦涕淋,以头撞地,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反手向皇帝要将。第148章 翻旧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