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韩闲派遣赵云带领骑兵前去幽州后不久,关于袁绍的求和信,便收到他的面前。
      韩闲看着求和信之中袁绍提出愿意让出渤海主动离开的条件之后。
      便主动同意进行求和。
      袁绍在知道韩闲愿意求和之后,带着剩余的部队迅速撤离渤海朝着兖州以去。
      在袁绍离开后不久。
      韩闲便下令实行三大政策。
      第一大政策就是开荒,冀州还有许多的土地并没有开荒。
      因此韩闲下令,凡是百姓主动开荒。
      每开荒一亩土地,就有七成归百姓所有。
      此令一出,吸引了大量农民前去开垦荒地。
      在颁布完开荒的政策之后,韩闲又继续发布第二条政策。
      召集各地的医师,让他们前往邺城。
      如果有人愿意前往邺城,韩闲就无偿为他们建造医馆,让他们可以行医救人。
      并且还下令组建一个医学院,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医师。
      此令一出,让许多的医师都感到非常的兴奋。
      在古代有严厉的等级之分。
      士族最高,之后便是农,工,商。
      以医师属于工级阶层,因此在古代也算是比较低贱的一种职业。
      普遍没有什么人看好。
      因此也有许多人不喜欢学医,导致学医的人非常的少。
      但是韩闲不一样。
      他明白医生的重要性,因此才要广招天下所有医师。
      这样一来便可以保证士兵在受伤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随着此消息一出,各地的医师纷纷朝着邺城赶去。
      其中包括一名叫张仲景的老医师。
      当然这一切韩闲目前还不知道。
      韩闲颁布完以上两条政策之后,又下令举行第三条政策。
      便是执行简易版的科举制度。
      由于目前韩闲还并不是皇帝,因此他自然无法像皇帝一样颁布正式的科举制度。
      但是他索性创造出一套简易版的科举制度。
      他不限制任何地区的人,只要是有真正才能之人,能通过考试,便可以担任相对应的官职。
      为此韩闲还把考试分为五个等级。
      分别是村考,镇考,县考,郡考,州考。
      如果在村考之中获得第一名,便可以成为县官。
      如果在镇考之中获得前十名,就只可进入下一轮的县考。
      如果不愿意进入县考,会按照能力的区分分配县官职位。
      不过即使是镇考的第一名,顶多就只能成为一名县丞。
      县丞就相当于副县长。
      如果在县考之中获得前三名,便有机会进入下一轮的郡考。
      如果不愿意进入郡考的话,也会按照能力的区分分配官职。
      在古代如果一县的人口超过万户,最高的行政长官便称之为县令。
      如果低于万户,便只能称之为县长。
      通过郡考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县令之称。
      如果可以在最后的州考获得前十名的成绩。
      就有机会获得从事之职。
      从事是郡政府内设机构的人事负责人,类似于各处的处长。
      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成为郡丞。
      郡丞是除了刺史,太守之下的第3个重要的职务。
      相当于一郡的副太守。
      不过像郡丞这种重要的职务,必须由韩闲亲自任命。
   &nbs

第48章三大政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