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章 似道非道修行卷,神秘古书现异象[1/2页]

逆道 乾元统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本书,老人在随身携带下,难免沾上油渍,但是正是因为有油渍的保护,虽然书页偶尔有磨损,但是整体上保存的还算是很好的。
      逸辰在灯下仔细端详着手里的黄的发黑的书,书是线装的,不厚,也只有十几张纸,书并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书皮被老人沾了许多的油渍,逸辰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第一页。
      第一页一打开,就让逸辰眼前一亮,字是竖排的,而且是清一色的蝇头小楷,苍劲有力,逸辰心中大呼捡到宝了,就算这本书不是古代留下来的,就这一手的蝇头小楷就足以让人相信这个是古代留下的东西了,因为在这个浮华的年代里,几乎是没有人能写出这种字的。
      逸辰拿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和笔,开始阅读起来,但是仅仅是一开篇,就让逸辰头大,因为书的内容全部是文言文,这倒不是逸辰读不懂,他怎么说也是来学古汉语的,基础肯定是有的,让逸辰头大的原因是因为古文都是没有标点的,只有很小的一段空白,但是当逸辰读完第一段的时候,就彻底懵了,这次是因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书第一段的写的是:“吾曾阅宋儿伯端内丹要诀,对之以外丹道,高下立分,内丹道以肾,海,心以为精,气,神,出三昧,神府驭之,衍内丹,焚体浊。两得之举,后生可畏。
      然吾法毋有练精之法,唯仰天地灵根,故吾借其要诀,推衍速生三昧之法,若得精要衍五昧未尝不可,然其法行险,故不言。”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我曾经读过宋朝小孩伯端的内丹要术之类的书,和外丹之道对比,立马就有了高下之分,内丹之道是以肾,气海,心做为精气神,从而出三昧,头脑来驾驭,从而衍生出内丹,焚烧体内的污浊。一举两得,后生可畏。
      而我的法术没有练精的办法,只有仰仗天地所生的灵物,所以我借他的要点,自己出了一种快速拥有三昧的方法,如果能得到我的精髓,衍生五昧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个方法做起来很危险,所以我不说。”
      这一段就让逸辰满头的雾水,这个书的作者究竟是谁?宋朝的人让他叫做小孩?这个伯端是什么人?三昧是不是三昧真火?如果是那五昧又是什么?
      想到这里,逸辰放下手里的书,掏出手机给田海城打了个电话,要到了田海城的电脑密码,逸辰本来还想问问他们两个什么时候回来,但是听到了电话那头腐败的声音,便知道这俩人今天晚上恐怕是要走肾了,同时心中腹诽田海城这么快就忘了他的女军医。
      挂了电话,逸辰将书和笔记本拿到了田海城的电脑前,打开电脑,输入密码,打开网页,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伯端”二字,搜索的结果在逸辰的预料之中,这个伯端姓张,是宋朝的道教的一个人,逸辰见自己的猜测被确认了之后,不禁更加好奇书的作者,宋朝的人都能被他称为小孩,这个人是啥?准确的说是这个啥是人?
      逸辰耐着性子读了下去,但是每读一段就让逸辰挠下一撮头发,逸辰读了几段之后,放弃了读下去的想法,因为逸辰怕书还没有读完,自己先被自己薅成秃子。
      逸辰合上书,开始琢磨自己所读到的内容,书的作者明确的说自己不是三教的人,三教并非是现在的“道,儒,佛”而指的是“道,阐,截”三教,但是他却说自己是修行中人,一开始逸辰以为作者是佛教的人,但是仔细一琢磨发现并不是,因为书中有看不起佛教的地方,而且还顺带谴责了一下吴承恩老先生,大致意思是嫌弃吴老爷子因为一本书将本土宗教做了外邦宗教的垫脚石。
      仅仅这一个问题,让逸辰又开始挠头,但是挠了没有几分钟,逸辰果断把手从头上放到了桌子上。
      不是三教中的人,也不是佛教的人,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逸辰倒是不信这个书的作者是宋朝以前的人,甚至都否定了他是明朝人的可能,因为古人都爱吹牛,而且古时候的文人经常看不起这个那个,所以逸辰猜想这个作者可能是清朝的人,也有可能是民国时期的人。
      至于作者是什么人,逸辰猜测是清朝相信的白莲青莲教之类的人所写的,但是仔细一想还是对不上,因为无生老母如果强行归类的话,她是佛教的。
      逸辰想不通,索性就不想了,关了田海城的电脑,把自己的东西放到衣橱的抽屉里,锁了起来。虽然书不一定有啥用,但是逸辰认为就那些蝇头小楷就足以让他重视了。
     &nb

第六章 似道非道修行卷,神秘古书现异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