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六章 传统祭祀,四十多年[1/2页]

逆道 乾元统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月初,逸辰开学的第三个月。
      从四月一到,逸辰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学校里阴气渐重,但是还算正常。
      四月有个节日,但是很少有活人过的,这个节日就是清明节。
      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一共有三个,第一个就是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迄今为止,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第二个就是中元节,我们俗称鬼节,每年的七月十五,这个鬼节是从七月十四的晚上十二点开始算起,一直到七月十五当天晚上的十二点为止。
      中元节除鬼节以外,还有施孤、七月半的叫法,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传说地宫掌管地狱之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另外还有一个节日现在少有人知,那就是农历的十月初一。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十月一的起源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民间传说传说,那就是秦时孟盖女为被抓去修万里长城的丈夫送寒衣的传说。
      孟盖女哭倒了长城,丈夫的尸骨显露出来,孟盖女就用带来的寒衣葬了丈夫。于是以后人们就在这一天用五色彩纸剪成寒衣,写上故去的亲人姓名,在门前焚烧。
      这三大祭祀节日前后,阴气都会比往常要重一些,其中阴气最重的要属中元鬼节了。
      因为清明节要来,逸辰并没有对校园里渐渐变重的阴气太过在意,因为很多想大学之前都是迁走坟地之后盖成的,但是坟地里也不是每一个坟头都有后人来迁走的,有些坟头儿就被平了,然后直接打地基,盖房。
      逸辰并没有太过了解自己的大学,他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是不是坟地改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每一所大学都会有跳楼的人,不论男女,肯定有,不止大学,个别的高中也是有的,就如逸辰老家当年轰动的二中事件,那就是典型的高中生跳楼。
      四月二号是个周六,逸辰和弟弟因为豆腐脑儿的原因,所以和店里的老板已经熟识了,每天早上他们都会过去吃一碗豆腐脑。
      今天虽然是周六,但是也不例外,二人早早地来到了店里,此时尚早,店里除了正在店主,没有一个顾客。
      “呀,小伙子,早啊,你们先坐,我们这油条还在炸,我去给你盛豆腐脑儿去。”这个早餐店是一个老大爷和老太太开的,老大爷此时正在和面,见逸辰兄弟二人进来,洗了把手,为二人去盛豆腐脑儿了。
      “诶,谢谢爷爷。”逸辰坐下道谢。
      很快老大爷就先后端上了两碗豆腐脑儿,然后是四根儿油条和两个鸡蛋。
      “爷爷奶奶,我跟你们商量个事儿。”逸辰喝了一口豆腐脑儿,剥着鸡蛋壳说道。
      “没事儿,你们俩天天来,这不是事儿……”老大爷继续做着之前的工作,听到逸辰说话,以为逸辰没有带钱。
      逸辰闻言从兜里掏出了二十块钱放到了桌子上,因为老两口不会用什么手机支付,所以逸辰每天早上都会带上现金。
      逸辰掏出钱之后再次剥鸡蛋,然后很自然的开口,“别误会爷爷,有别的事儿。”
      “啊,”老两口惊讶了一下,老大爷随即尴尬的笑道,“你说你说。”
  &nbs

第七十六章 传统祭祀,四十多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