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六章,崆峒八门[1/2页]

大明妖孽 汉八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司徒远随着白氏兄弟走入寨门,沿着山路弯弯曲曲的行了约莫五六里地,来到一个校场之上。校场十分宽阔,四周站着许多武士,足有两千多人。
      司徒远仔细扫视了一圈,发现其中只有三四百名铁甲武士还算精悍。但其余人等却是些寻常兵丁,寒风之下,早被冻得瑟瑟发抖。
      也就在这时,校场边上又走入十二名布衣汉子,虽然空着双手,不着寸甲,但个个雄姿英发,器宇不凡。显是些训练有素的勇悍之士。这些人走到校场中央,便不再动惮,似是在原地待命。
      校场北面有个观礼台,上面密密麻麻坐着许多头戴面具,锦衣华服的客人,看他们那种悠然自得的样子,便知是参与赌局的豪客。
      校场西面有个凉棚,四周卫士众多,他们手持陌刀或是双眼火铳,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而白奇他们正押着司徒远,一步步向着凉棚走去。
      司徒远见到如此场景,不禁想起跟着父亲戍边的幼年往事:
      那时节,他的父亲司徒正于校场之上也曾点阅过上千士兵。
      那光景,他也幻想过自己也能经历那金戈铁马的行伍生涯,效力于沙场之上;为国尽忠,为家族挣得万世荣光。
      可惜,随着年岁的增长,司徒远逐渐意识到身为次子的他,并无世袭的资格,那个发扬家族荣光的重任或许永远也不会落在自己的肩上。
      司徒远心中虽有些落寞,但从来没有什么恼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大哥为人果敢刚毅而又勇悍绝伦,是一个不世出的将才,也只有大哥司徒腾才更有资格担当家族的大任!
      那么他这个小弟还有什么出路呢?难道要永远待在父亲和大哥的羽翼下安度一生吗?
      或者是学着京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一般游戏人间吗?
      自是不能!
      司徒远自认才智不及父兄,却远胜于常人!朝廷连年对外开战,人心浮动,那些登徒子们,乃至于那些强盗小偷都有资格戍边关外,保家卫国。而他这个武将之后又怎能窝在家里无所事事?
      于是他从十二岁起便苦练武艺,托人到外地寻找名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一个落寞的老者来到了司徒府上,他就是司徒远的恩师飞云子。自从得了这位高人的调教,司徒远的技艺日益精进。
      若不是当年年少轻狂,私下挑战,不幸败在了那武学奇才洪云定的手上,或许现在已然功成名就,何苦又在京城苦苦养伤了数年,挨到近日,才在李济的帮助下有了转机。
      父亲、大哥、恩师、好友,若是今日有他们任何一人相助,也不至于陷入彀中而不能自拔。
      司徒远想到这里心中不由一阵酸楚。思绪间,已跟着白奇走到了凉棚之前,只见里面端坐着七人,左手三人都是四十岁上下,武师打扮,分别穿青白蓝三色劲装短衫,面目凶恶,目光犀利,体态壮硕,一副龙精虎猛的样子。中间坐着一个肥头大耳的白净大和尚,头上、脸上、嘴上甚至是眉头上尽皆寸毛不生,活脱脱像一个刚被揉好的汤圆;而在司徒远的右手边同样坐着三人,分别是一位慈眉善目,五十开外的尼姑和一名满面虬髯之下,也看不出多大年岁的道长,只见他身材瘦削挺拔,倒也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而最右边的那位汉子年纪较轻,约莫三十岁上下,左脸颊上有个铜钱大小的痦子,满脸匪气。司徒远估摸着这七人都是些江湖人物,却不知白氏兄弟将之凑在这里,是要耍些什么把戏。
      白奇见司徒远神色淡然,显得很是不解:“司徒公子既然自称是飞云子的徒弟,见到几位同门尊长,为何不行师门大礼呢?难道你们崆峒人士都是这般做派?”
      “哦?这几位都是崆峒派的吗?”听白奇这么一说,司徒远不由皱眉,他虽然是飞云子的徒弟,但飞云子从来也不与他细谈本派的典故。他又自持官宦世家的身份,除了自己的师长也并不把别的江湖人士放在眼里;后来又听师父无意中抱怨,称崆峒素来有相互倾轧的恶习,正因为弹压不住,这才心灰意冷,辞去掌派人之位,走出崆峒,来这京城谋生。心中替师父不平的同时也更看轻了江湖门

第四十六章,崆峒八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