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虎狼对(二)[1/2页]

大明妖孽 汉八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将军这是作甚?”白圭差点没惊掉了下巴。
      “标下只是想看看这些士卒对兵器甲仗的运用之法和应变之道而已。”狼司徒笑得很是深沉。
      “看来咱们的这支兵马让马老弟失望了。”白奇冷着脸道:“依你之见,咱这支兵马在大明的众多卫所中可排几等?”
      “依标下所见,本朝的军队可分三等,第一等便是京畿的三大营,五军营善于营阵之法,作为步军,他们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可谓是军中的中流砥柱。三千营尽皆蒙古铁骑,巡哨冲阵,包抄追击,无一不精,无一不晓,可为军中的奇兵;神机营擅长火器,铁炮火石之威可称世间无双,单论远击的功夫,天下没有一支兵马可与之匹敌。只要这三大营合而为战,可谓所向披靡。”
      “那么第二等的是……”白圭皱眉。
      “第二等的队伍在于边疆的那些军事重镇,陇右兵、辽东军、西南的白杆兵和土狼兵都是其中的翘楚。尤其是以陇右兵最为闻名。他们多半由土达和当地汉人组成,由于久居苦寒之地,民风彪悍果敢,悍不畏死者甚众。其中又以弓骑兵最为犀利。这些人模仿蒙古人的生活习惯日日操练。拥有和当年鞑靼铁骑一般无二的战力。”司徒腾惋惜的道:“只可惜陇右地界只有天下一等一的士卒却没有一等一的将领。否则早能与三大营分庭抗礼了。”
      “哦?”白氏兄弟都是一怔。
      “有道是,庸人论将,常视于勇。世间那些蠢人只知赞赏陇右兵的勇悍,称之为天下第一,却不知他们的将领也是同样的秉性;所谓的勇者,只是些偏才,于千变万化的战阵之上却未必无害。因为勇者喜欢轻率的战斗,从而看不到必胜之道,往往还会贻误了战机。”司徒腾正色道:“陇右的将校多半也是当地之人,骁勇有余而谋略不足,凶狠狡诈却不知变通。再加上人数有限,爱抢掠,喜排外,从不听取旁人的意见,故虽能屡战屡胜,却始终没能彻底消除鞑靼人在西北的隐患。反而因为将悍兵骄,极易一战而亡。”
      “那么第三等……”白圭眼中似是闪过一丝沮丧。
      “第三等的士卒最为常见,中原的卫所大都属于此类。要区分这些卫所的战力强弱,只需从地域来看便可一目了然。”狼司徒自快得意的笑着。
      “哦?愿闻其详。”白奇道。
      “有道是五方之地便有五方之性,齐人钝而不机,楚人机而不浮;吴、越之人轻浮而喜近名;闽、广之人可称质朴,然多首鼠;蜀人巧而尚礼,秦人鸷悍而不贪;晋陋而实,洛浅而愿,粤轻而犷,滇夷而华。世俗风气东南雅而西北俗,但要论兵卒的勇悍,那却恰恰相反了。在军中有一种说法,南兵不如北兵,北兵不如口外之兵,东卒不比西卒,西卒不比西夷。以中原人之文弱,难与西北劲旅和西南土兵匹敌。这是由于南北两地人们的性格差异所致。”司徒腾悠然道:“我看二位手下的士卒以北人居多,战力虽远不及三大营和陇右兵,但若真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还是比那些南兵要靠谱一些。”
      “既然马老弟说咱们的军队属于末等,却不知哪里急需改进?”白奇又问。
      “以我所见,二位的队伍有三处致命的缺陷。”司徒腾伸出三个指头。
      “哪三处?”白圭也甚是好奇。
      “第一处缺陷便是号令不明。军队不动则可,一旦变阵,立时旗帜散乱。可见每一个带队校尉都无法及时领会主将的

第六十三章,虎狼对(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