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圣人有云: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果然没错!”李济忽然一拍脑门,故作惊呼道:“我本还在忧虑柳大人出身寒门,无法体会兄弟的良苦用心,现下看来还是小觑了柳兄的才能。”
“大人如此掉书袋子,下官可听不懂了。”听李济当着洪云定的面,如此做作的抬高自己,柳如松不禁苦笑起来。
“以柳大人你这样的机灵劲儿,我本应替兄台弄个千户当当才是道理。这回只让你做了个小小的百户,实在是大材小用喽。”李济一边称赞着柳如松,一边轻蔑的瞥了洪云定一眼,意味深长的笑了。
“看来李大人还在试探咱们。”洪云定当然知道李济又在挑拨离间,但内心的妒忌和好胜之意却也让他不甘人后,于是便不阴不阳的说道:“若是在下没有猜错的话,李大人已从门僧嘴里套出了东厂的秘密。”
“嗯,有点意思了。”李济煞有介事的双手抱胸,斜眼瞅着洪云定道:“说下去。”
“那日大人单独审问门僧之时,我和柳兄可是在门外瞧得分明,虽然大人后来装作被人控制,又哭又笑的让门僧自以为得计,但在此之前,那门僧曾面色呆滞的与您说过好些话语。”洪云定道。
“那又如何?说不定当时那门僧正在用迷心术给我下咒呢?”李济嘴角挂着不屑,目光却有些闪烁不定。
“原本咱们也以为大人当时是偷鸡不成反蚀了把米,但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却觉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洪云定何等机敏,立时从李济的眼神中瞧出了端倪,原本还有的三分犹疑也随之消去。
“哦?”李济故作夸张的张了张嘴巴。
“因为没过几天,大人便拿到了厂公的敕令,从而可以大大方方的挟制我俩了。”洪云定的语气越说越是肯定。
“你是说,本官那日已从门僧口中探知了你们厂公的秘密,并以此相威胁,逼他写下敕令,让两位为我所用?”李济笑声中已然没有了讥讽之意。
“不错。李大人就是这么做的。除此之外下官已然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洪云定沉声道:“我猜那日李大人带咱俩来此,绝不是想让我等把门僧带走。而是为了麻痹门僧,让他看到出去的希望之后,用欲擒故纵之术,伺机使其着了道儿。虽然我并不知道大人您是如何施为的,不过有一件事倒可断定,下官和柳捕头以及门僧所遭遇的种种怪事,都是大人您一手安排出来的。”
“嗯,洪大人此言倒也不无道理。”李济高兴的点了点头,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既然本官已掌握了东厂的命门,却为何还要与两位合作,又干嘛还要折磨这位门僧呢?”
“这……”洪云定对此事的来龙去脉本就不太明了,要不是李济咄咄相逼,断不会将心底的疑问和盘托出。现下被对方问到了要害,竟一时语塞。这才发觉,方才李济的那副挤眉弄眼的夸张神情,完全是对自己的戏弄而已!
“关押门僧的牢房地下竟然有朝廷秘密的一个兵器作坊,这应当不是什么巧合。”柳如松见洪云定一时语塞,连忙接下了话茬。他可不想跟着李济的思绪作答,身为一个老道的捕快,让对方开口答话才是道理:“李大人只要回答下官几个问题,谜题自然解开。”
“柳大人不妨说来听听。看兄弟我能否效劳。”李济不置可否的努了努嘴道。
“朝廷可以打造兵器的地方多了去了,为何要在这开着赌坊的天凉山上研制弓弩?”柳如松道。
“这个嘛,现下说予二位倒也无妨。”李济道:“朝廷正在这里秘密复制一种南宋时期的强弩,名曰神劲弓。这种弓弩力道奇大,可射五百步,是当年南宋力保百年不坠的利器之一,想当年岳武穆和韩世
第一百十五章,知之为知之(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