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除夕,塞外的风雪似也刮得更紧。
墩台顶层之中,不时传出动听的琴声,隐约中还透着白铮和金大人的声音:
“赵王曾与白某人说过,治国如同茶道,需要八个步骤,分别是洗茶、冲泡、封壶、分杯、分壶、奉茶、闻香和品茗。一个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白铮悠然的看着自己的美妾正在摆弄着面前的茶具,手脚麻利,动作从容。不经意间,嘴角挂起了一丝得意。
“哦?下官愿闻其详。”金大人抿着胡须,眯着眼睛,笑得甚是安详。
“国家欲破旧立新,第一步便是‘洗茶。”白铮言道。
“敢问何为‘洗茶?”金大人久居中原,自也懂得一些茶理。只不过此刻的白铮显然是话里有话,连忙虚心求教。
“茶道里将沸水倒入装有茶叶的壶中随即迅速倒出,称之为‘洗茶。不过对于治国来说,将那些混迹于市,妖言惑众的帮派邪教和青皮游民大批剪除,便是最好的治国开端。”白铮一边说着话,一边看着美妾将“洗茶”的步骤轻巧的做完。
“那么何为‘冲泡呢?”金大人忙问。
“将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所谓用‘凤凰三点头的方式向客人示敬。同时还要注意,水入壶时,水要高出壶口,然后再用壶盖拂去茶末儿。”白铮话刚说完,一旁的侍妾已然照着他方才所言,将这冲泡之术依次展示了一遍。
“这和治国之道有何关联?”金大人仍是一副不解的神态。
“除去了天下的大批渣滓,便只留下有家有业,安心生产的劳苦大众。”白铮越说越是兴奋:“待到了那时,再拉出一批贪官污吏,用朝廷的茶壶盖轻轻将他们拂去。大快人心之下,便可给万民讲忠孝节义,制定详细的礼节章程。国家到了这一步便复兴有望了。”
“那么第三步的‘封壶又是什么呢?”金大人越听越感新奇。
“所谓‘封壶,就是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有人说这一步骤是为了温润茶色,有的讲是为了保留茶香;总之老祖宗留下的茶道便有这个步骤,后世人虽不解其意,也大都照猫画虎,跟着做了。”面对眼前的这位异国“知音”,白铮自是要将赵王的“治国之道”好好替其掰扯清楚:“拿‘封壶之法来治国,无非便是大力弘扬仁义教化的好处,各地开办学校,宣扬孔孟之道罢了。再不就是让各地知县知州和地方的三老四少找出一些君子进行嘉奖,让万民视之为楷模,实在没有,便是胡编乱造也得弄出几个圣贤门徒出来充充场面。嘿嘿,你别看都是些虚头巴脑的骗人玩意儿。但历代盛世的明主都是靠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王道教化,抓住了不少迂腐之人的虚荣之心。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替朝廷说话,为天子卖命。”
“哈哈,有道理。赵王殿下果有雄才。却不知那‘分杯又与治国有何相关呢?”
“所谓‘分杯,就是用茶夹将闻香杯和品茗杯分放在茶托之上。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使在场的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好茶。将其比喻治国,便是要将国家荣辱得失与众官吏均摊。只要上面办事公道,下面的官吏便也不会有所怨言,更不敢败坏朝纲,为祸天下。”白铮侃侃而谈的架子,像极了戏台上的孔明,大有一副羽扇纶巾的雄姿:“到了那个时候,‘分壶、‘奉茶之法便也能派上用场。所谓‘分壶、‘奉茶即是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以茶奉客了。若将其用作治国,便是天子应当明白四海之广,万机之众,虽尧舜不能独治的道理。必须择人而任之,挑那些能知人善任的公正者以为宰辅,找那些爱民听讼的人才以为守
第一百六十九章,茶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