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六章,铁骑无声望似水(二)[1/2页]

大明妖孽 汉八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操你祖宗十八代的!狗日的杂碎,有种就把老子一刀捅死!别他妈玩这种卑鄙手段。”
      司徒腾与施敬德正说着话,忽然听得不远处有人叫骂,两人皆是一愣,不由得便将目光投了过去。却见一个满身是血的鞑靼军头正被三名士卒用挠钩勾住了双腿,在往军阵里拖拽。
      “他娘的,都到这时候了,还不老实!”一旁的向顶天向来暴躁,只见他一个箭步冲到这鞑靼军头面前,抡起大刀便要当头砍落;要不是司徒腾及时拦阻,险些儿便要了此人的性命。
      “唉,大哥为何拦我?”向顶天不解的看着司徒腾。
      “你这厮就是莽撞!没听出此人的口音明明是个汉人吗?”司徒腾戏谑般的打了向顶天后背一掌,眼中却有了疑惑之色。
      “唉,对了,此人说得的确是汉话,为何又是一身鞑子的打扮?”向顶天方才醒过味儿来。连忙一脚将这鞑靼军头踩住,大声质问道:“呸!你个天杀的狗贼,快给老子老实交代,你是何方人士?”
      “你老子叫虎尧臣,本是嘉峪关的戍边军户。实在受不得上官盘剥,只有豁出性命不要,杀了自己的队长,带着一群弟兄投奔了鞑靼。”那人虽被制住,却是一脸的不忿。
      “哦?果然是个汉人。”狼司徒一见对方开口,一把推开了杀气腾腾的向顶天,笑脸盈盈的将那虎尧臣扶了起来:“说说看,兄弟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竟要出此下策投了异族?当起了汉奸?”
      “嘿嘿,今儿个落到你们手里,老子也不想活了。我将实情告之也是无妨,总要让人知道咱们这些汉军的苦衷。”那虎尧臣双脚已然无力,虽有司徒腾扶着,却又不由自主的坐回了地上:“众所周知,自打洪武皇帝开设军屯以来;当兵打仗由军户担任,每军户出正军一名,携带军余一名,佐助正军,供给军装。这个军余是不当军差的,也免杂役和差役,干的是开种土地供给正军和自养自食的活儿。可是自打永乐老儿登基,边关的军事便从未停歇,将官们不但借着各种由头盘剥咱们这些种田的粮饷,而且还要大伙儿替代士兵作战;一年三百六十天,从无一日歇息。家里三个兄弟,老大战死,老二断腿,我是现在家里的唯一一个全须全影的男丁。不但要种田种粮,还要被派上战场送死。弄得一家人饥不果腹,家里的四个姊妹活活饿死了仨。咱家若是不投了外邦,加入了汉军,早晚也是死路一条。”
      “汉军?难道鞑靼人手中已然有一支汉人的军队?”狼司徒对这虎尧臣的苦衷毫无兴趣,但从他的话里却也听出了端倪。
      “不错!这些年来,大明九边的将官哪一个不是喝兵血、领空饷的混世魔王?更可气的是,面对那些鞑靼降兵,那帮老爷们却变得十分友善。还厚颜无耻的上报朝廷,给每一个归顺的土鞑发放五十一贯的安家费用。乖乖,五十一贯铜钱啊!咱这些替大明拼死拼活的小卒就是不吃不喝,攒个两三年也未必有那么多积蓄吧?日他娘!凭啥一个外邦的降卒就能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好!既然如此,朝廷就别怪各地的军户逃的逃,散的散喽!像咱们这些人实在混不下去,干脆就投了鞑靼做了他们的顺民。”那个虎尧臣似把生死放在了一边,一听司徒腾发问,话匣子可就彻底打了开来:“嘿嘿,说来也是好笑,自从咱们加入了鞑靼人的队伍,也是一样得到了善待。他们把咱汉人编排在了一起,组成了一支步卒军队,又不知哪里招募了几个懂军阵的校尉操练了咱大半个年头。眼下,我汉军的战力就是与陇右精锐相比也不逞多让了。”
      “你们的汉军到底有多少人马?”狼司徒瞳孔倏然收缩了一下,在他看来,眼下的问题才是要紧。
      “五千左右。”
      “都是如你这般的重甲步卒?”
      “差不多吧,总共大约两千铁甲步兵、五百藤甲兵、一千八百名长弓手和七百多名车兵。”
      “你小子莫要诓我!那些鞑靼人穷的叮当响,怎能养得起如此庞大的一支步兵队伍?”司徒腾装作不信。
      “嘿嘿,将军许是久在关内,对西北草原的变化还是孤陋寡闻了。”那虎尧臣笑道:“翁牛特部这两年接连吞并了好几个敌对部落。现如今他们又得到了几个金主的帮助,势力早已今非昔比,大有一统鞑靼,与中原分庭抗礼的势头。”
      “金主?你方才说翁牛特部还有金主帮助?敢问那些金主到底是何方神圣啊?”一旁的施敬德听了也不禁问道。
      “这个就不知道了。不过据我猜测,咱们用的铁甲长矛尽皆是中原匠人的手艺,再加上草原上也不产铁器。我想应该是军中有高官通敌,将大量的军备物资偷偷的卖给了鞑靼。”
      “哈,笑话!当兵的投降倒也情有可原。可那些边关将领怎会如此愚蠢,放着好吃好喝的大明将官不做,却去与鞑靼勾结?”一旁的向顶天也来了兴趣。
      “哈哈,这个道理还不简单?”那虎尧臣冷笑道:“边关为何年年会有战事?难道说那些草原人真的活腻味了?死活要与大明拼命不成?还不是那些将官为了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杀良冒功不算,还要激起边境各族民变,让地方上永不安宁!这才能以平叛剿匪为由长期称霸一方,鱼肉百姓!众所周知,边堡的戍边军民最是下贱,即便有什么冤屈也无处申诉,只能任由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衣冠禽兽肆意蹂躏。这也是为啥每年大明的逃军就有数万之众。为啥天下的边关大都不得安宁。”
      “这一次你们有多少人马围在了黄沙岗的四周?”司徒腾问道。
      “一千五百多人,主力还未赶到。”虎尧臣如是说道。
     

第二百一十六章,铁骑无声望似水(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