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随着鞑靼人的军号开始响起。三个由两百牌手,两百长矛手组成的方阵,并排向着明军步步逼近。在他们身后,还有两个由五百人组成的陌刀方阵和上千鞑靼步弓手正伺机而动……。
而在明军这边,以向顶天为首的中军方阵先行迎着敌人的箭雨徐徐而进;紧接着,陆伯雷指挥的右翼方阵也在长牌手的掩护之下跟上了中军的步伐。而那左翼由杨易率领的长枪队似乎行进的最慢,等他们向前跟进,已与向顶天的中军拉开了约莫二十步的距离。
在三个方阵的背后,王宝所带的一百多名弓箭手早被敌人如网的密集箭雨射得没有了还手之力。似也越发唬得那左翼的步兵方阵犹豫不前……。
咚咚咚,鞑靼的中军阵中,一阵阵骆驼身上的巨大战鼓发出了?人的低吼!
随着鼓声节拍的变化,汉军先锋那面代表攻击的黑旗已然指向明军左翼的那道缺口!
“杀!杀!杀!”
随着鼓点越来越密,越来越猛,两军的先锋长枪兵已然撞在了一起!
几百支丈二长枪从一开始的相互穿刺到相互绞杀,再到双方长枪手的奋力向前;双双突破了对方长枪的攻击,两军的兵器终于不可避免的纠缠在了一块儿,而双方的士卒则如同一根根同时放入筷筒里的筷子,完全的拧巴在了一起……。
此时,谁也无法再用那丈二的长兵攻击对手。面对着近在咫尺,呼吸可闻的敌人;在恐惧和愤怒的双重压迫之中,双方的交战竟变得如同市井斗殴一般滑稽:
他们用头盔上的红缨顶撞敌人的面颊;用尚能弯曲几寸的脚板奋力的踩在对方的脚面之上……,有人开始用牙齿撕咬起敌人的耳朵……,更有甚者,在全然无法动掸的情形之下,竟然想用吐沫来表明自己那旺盛的斗志……
“都他妈别愣着了,动刀子啊……”终于,也不知队伍里哪个明白人发了一声呐喊,恍然大悟的人们开始从腰间抽出了匕首,奋力朝对方的身上没头没脑的招呼过去……。
与此同时,明军左翼的空隙被汉军的右翼重甲逮个正着!原本就有人数优势的他们插入了这个巨大的口子,将明军的先锋和左翼切割了开来。并准备逐个击破。
就在这危急时刻,司徒腾率领一百车兵赶着二十辆马车直冲左翼空隙,片刻间便堵住了那道缺口。随即,在战车上熊熊燃起的火舌和刺鼻的烟雾,让战场变得越加混乱起来!
等那些汉军重甲重新整列好队形,明军已然又退了回去,在离他们五十步外再次做好了应战的准备……。
咚咚咚,骆驼上的战鼓敲得越加急躁。
汉军的指挥知道这是主子要他们决死一拼!
作为一个背井离乡,出卖国家和背叛民族的武士;他也只有咬牙向前,用士兵的鲜血来为自己的生存铺路。
于是,那面巨大的黑旗再次从先锋的队伍里指向了前方。
这群无家可归的汉军兵将不得不向自己的同胞举起了屠刀。
“他妈的!大明朝廷当咱如同猪狗一般,现下还派他们的鹰犬与我等为敌,没说的!弟兄们,咱们眼下是华山一条路,要么死于敌手,要么死于军法!大伙儿看着办吧!”汉军中一名先锋战将忽发一声呐喊;随即,他身后的数百甲士尽皆被鼓动起来。只见这支军队人人持牌,列着严整的阵形如墙而进!
他们的脚步逐渐变得铿锵有力;他们的兵器纷纷竖起靠在身侧,做出一副干戈如林的雄壮模样!
麾盖的旌旗如云海般翻腾不定。
号角声起,鼓吹军乐之中,方阵之间的距离保持的不远不近,约束的肃穆且井然有序。
“妈的,这支汉军倒也训练有素。”狼司徒眼见敌人徐徐而进。忽然大手一挥,明军的战鼓声便从长柳坡上倏然响起。按照原先的谋划,他要让这五百人马做出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贡献”,也是他们在人世间最后的一次“拼搏”。
漫天的箭雨再次落到了明军的阵中……
敌人那如林的长枪和长矛也开始向明军的中军步步紧逼!
而此时的明军三队人马并排而立;待到敌人的中军先锋开始冲击之时,这才看见司徒腾大旗一挥。明军的中军开始慌里慌张的退却,只留下大片
第二百二十五章,相逢唯死斗(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