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近日因为朝堂的纷争,一片肃杀之气,各位大人更是各怀心事的在家仆的服侍下一脸凝重的去上早朝。
到了朝堂之上,今日也是安静得很,不同往日的交头接耳的交谈,气氛低到了极点。
那雕着龙首的龙椅上此刻空无一人,鎏金的龙椅泛着冷冽的光芒,只听得一串脚步声传来,众大人皆整齐划一下跪。
然而等了半晌也不见皇上的人影出现,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着是不是要询问一下。
正低声议论中,忽然听到上面全公公尖锐的嗓音响起:“太后娘娘驾到——”
大臣们心里一头雾水,却个个都修炼得和人精一般,连忙低下头跪拜:“臣等叩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千岁!”
“众卿家免礼。”萧太后深沉的一声,一身华丽的凤袍竟然直接坐在了那耀目的龙椅上,震惊了正要起身的众人。
萧太后丝毫未觉不自在,沉声问:“各位卿家可有本参奏?”
下首的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秦太傅看了自己周围的人一眼,一脸严肃站了出来:“臣,有本参奏。”
“不知太傅所奏何事?”太后问道。
秦太傅毕竟是两朝元老,说话想来耿直刚正不阿:“臣以为,龙椅乃帝王所属,太后您不该坐在龙椅上是不对其一,且现下一国之君尚在,太后娘娘听政实有不妥,乃是其二!”
秦太傅的话音一落,众人顿时连连赞同道:“不妥,实在不妥!”
太后安插在朝中的党派瞬间跳出来和秦太傅唱反调:“秦太傅所言毫无道理!皇上虽尚在,可在危急时刻,朝堂又不可一日无君,太后娘娘是皇上生母,垂帘听政也无何不可!”
然而,就在萧太后得意与自己的党羽支持的时候,却忽听到她赖以信任的好哥哥萧国舅的反驳:“好一个国不可一人无君,太后娘娘可有想过,若我堂堂晏国今日已沦落到让女人垂帘听政,又将我晏国置于何地!难不成……太后软禁了皇上不成?”
萧太后的脸色瞬间青如猪肝,坐在龙椅上的身子气的发抖,一个劲儿的给她哥哥使眼色。
还不等太后一派的反驳,秦太傅再次喧嚣道:“大局为重,何为大局为重!后宫不得干政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还请太后娘娘遵循宗制!以我晏国万代秋为重啊!”
一大票的大臣纷纷跪了下来,要求太后要以大局为重。
太后在垂帘后面气得脸色发青,好一个秦太傅,居然将这么大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还有她的好哥哥,今天是脑子摔坏了不成,频繁的使眼色竟然都没看到。
她压下滔天的怒火,声音里带着一丝狰狞的意味:“那秦太傅的意思是觉得哀家在扰乱朝纲吗?”
“臣不敢!”秦太傅跪了下去,言辞诚恳道:“臣只是在为晏国考虑,不敢有一丝诋毁太后娘娘!”
“好一个不敢!我看你今日还有什么不敢的!”太后胸中燃烧的怒火已经达到了定点。
这个时候,立在一旁的封尘玉的声音徐徐响起:“启禀太后娘娘,臣有本奏。”
太后接过宫人递上的茶盏,稍微平复了情绪:“准奏。”心里已经做好了准备,毕竟这永平侯对朝纲甚是迂腐,怕绝不会在秦太傅之下。
封尘玉的声音认同清泉一般在金碧辉煌的銮殿中响起:“臣以为,太后娘娘所做也并无道理。”
听到封尘玉这么说,太后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想着这朝堂之上,也还有个人说出的话让她顺心,只是封尘玉接下来的话,却让她重新燃起了那股叫愤怒的火。
“臣以为,太后娘娘今日所做,得起是情非得已,只是这并非是长久之计,如若皇上真有不便,大可免朝一日。”
封尘玉话音刚落,便听见萧太后不阴不阳的声音凌空大殿之中:“你们要哀家如何?”
忠于晏国的大臣们齐呼:“请皇上亲临朝政!”
萧国舅此时也趁机给自己人递了个眼色再次齐呼。
萧太后气的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怒吼道:“你们可知,你们这是在逼哀家!”
封尘玉的声音似乎是不徐不疾的:“臣下岂敢逼太后娘娘,还请娘娘说明白了皇上何在,毕竟,国不可一日不无君。”
回答封尘玉的是太后摔了杯子的清脆声音,以及太监的高声宣扬声:“无事退朝。”
太后兴冲冲的来,又带着一身的怒气冲冲的走,只是那离开的背影带着几分狼狈,她要不是看着儿子如此的不争气,怎么可能会亲临朝堂,还受着这等窝囊气,可是哥哥什么意思?
那头太后气的肺子都快炸了,而朝堂上封玉尘却跟秦太傅
第一百二十五章 宫中相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