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太行山上,常山褚燕[1/2页]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子虚笑乌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宁的问题令刘擎也愣了一神,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什么都入不了眼的圣女也会在意我的去向?
      还是她有别的盘算?
      显然,她刚才听到了刘擎与赵云的对话。
      “鲜卑入侵并州,已兵临雁门平城城下,平城若失,雁门将无险可守。”刘擎简单的说了下,希望她看在刘擎为国戍边的面上,告诉他张角留给她的秘密。
      谁知张宁听了之后,就不再作声,而是转过身去,走向屋门,推门入门,再关上了门。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留下刘擎一人在风中凌乱。
      你礼貌吗?
      圣女就可以不讲理吗?
      答应你父亲庇护你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刘擎悻悻而归,离开宅子,与典韦郭嘉他们汇合去了。
      张宁在屋中,寻了一处地方坐下,回响着刚才的话。
      “目下雁门军情紧急,便以你为先锋……”
      “平城若失,雁门将无险可守。”
      日前,她已经在集市听到了不少传言,凉州叛军,已经攻入三辅之地,兵临长安,而现在,刘擎火急火燎的向雁门进军,无疑能说明鲜卑已经进兵并州。
      阿父预测的情况,真的出现了,西面羌胡叛军进逼三辅之地,北面鲜卑南下,入西河郡,攻河东郡,东北面鲜卑乌桓夹攻幽州,而黄巾在冀兖豫三州行事,对司隶形成合围之势。
      可惜阿父见不到这一幕了。
      昔日立于广宗城头,前一步还踌躇满志,大败董卓,后一步便功败垂成,父叔皆殒命,就是因为刚刚离开的那个男人。
      阿父告诉自己的两个选择,离时机成熟也越来越近了。
      是天下大乱,还是他平定边陲?
      ……
      刘擎与众人汇合后出发,元氏到雁门的阴馆,约有四百里,而且多是山路,即便全员骑兵,也不可能日行百里,到雁门关外,恐怕需要五六日时间。
      为了尽快赶到,刘擎给高顺的部曲也都安排了马,好在这些经他严格训练的陈留男儿,都擅骑。
      一日半后,刘擎一行六百余骑兵进入紫云山,沿着山间谷地,向太原郡的阳曲县前进。
      而此时,紫云山的谷地的两侧山林中,埋伏着数千人马。
      一名哨探身形飞快,在林中穿梭,显然对此处地形尤为熟悉。
      最终停在一人面前,那人浓眉大眼,虎须燕颔,正注目盯着他。
      “褚头领,来人了,有数百,皆骑马,未有看见辎重。”
      “没有辎重?”褚燕不由得好奇,方才跑过去一千多骑,若是进兵,后续该有辎重才对,怎么又来了个数百骑,难道辎重在后面?
      “头领,该当如何?劫不劫?”身旁一人道。
      “这还说甚,区区数百人,此举无异于送马上门,你们去知照弟兄们,待会动手,别伤了马,谁要是不长眼,我就弄死谁!”褚燕道。
      数道人影迅速消失在林中,去传达消息。
      刘擎一路前行,山间之路,战马也只能缓行,两边高山巍峨,林木茂密,这一整片山,应该就是太行山。
      “主公,公与言山中多有贼匪,此处地势狭窄,乃是伏兵之良地,当提高警惕!”荀???帕奖呱搅痔嵝训馈<

第四章 太行山上,常山褚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