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章 懂事到令人心疼的甘陵王[1/2页]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子虚笑乌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信报所言,若真是王匡张邈已至荥阳,那贾诩所说的荥阳之围,便可兑现,如此,雒阳也可如贾诩之言,高枕无忧矣!
      贾诩告退之后, 董卓心情大为舒畅,一案的美酒鲜肉,大块朵颐一番。
      酒足肉饱之后,没了关东军之忧,董卓开始思虑国事,如今朝堂被袁隗割裂,导致许多官职都空缺着,虽然帐下一众将士皆嚷嚷着要官做,但董卓明白,行军打仗,他们或许可以,但是做官,还是算了。
      还是需要大举名士,可是天下士人,以袁氏为尊,如今袁氏正和自己分庭抗礼,如何能争取他们呢?
      董卓望着眼前之酒,忽然灵光一闪,既然那些小名士要看袁氏面色,那我就征召那些不需要看袁氏面子大名士。
      还有,再为先帝时被宦官打为叛贼的太傅陈蕃、窦武以及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被捕杀的党人平反,如此, 便能收拢一大批天下士子的人心。
      而且也能拉拢颍川陈氏。
      颍川……董卓再又想到,颍川荀氏,名士众多,人脉甚广, 可征召为己用,上一辈还有荀俭荀爽荀绲数人,而荀氏子弟,也都十分不错,他可是听说过荀???碌摹
      董卓突然想到,好像荀爽将自己女儿嫁给了渤海王,而自己,竟没及时送上一份贺礼。
      “田景!九卿之中,是否有空置?”董卓问道。
      “董公,光禄勋空置。”
      “那便命荀爽为光禄勋!”
      董卓顺着这条线索由一想,荀爽如今为渤海王岳丈,而渤海王还有另外一位岳丈,那便是天下闻名的蔡邕。
      “若我征召蔡邕,可为何官?”
      “董公,蔡邕才名达天下,有一职正合之,治书御史。”
      “善!咱也正有此意!”董卓笑道,转而又开始想别的人。
      “还有皇甫嵩,朱?y,既要拉拢, 又不能给予大权。”
      “皇甫嵩乃善战之将, 只需不给予兵马,便无事,可命其为议郎,而朱?y出身平凡,董公可拉拢此人,不如命他为河内太守,以镇河内!”
      “甚好!你便按此拟书,送予宫中,太皇太后必会欣然同意!”
      ……
      刘擎在清河郡又待了数日,直到朱灵与傅燮将清河七县尽数掌控,至于这一干县官,若能跟上傅燮脚步,自然可以留着,若是不行,那便只有淘汰了,不过,此间干系,刘擎不可能一一过问。
      留下朱灵给傅燮做都尉便成,话说朱灵的渤海都尉,才做了三个月。
      随着地盘扩张,刘擎发现自己帐下人才,已经不够用了。
      武将方面,赵云如今是常山都尉,掌管着刘擎帐下最强战力,两营精锐骑,其中一营,乃是转战各州的老兵,精锐中的精锐。
      张辽如今成了魏郡都尉,作为冀州治所,刺史贾琮手中也有一些力量,必须用来制衡。
      张?以雁门都尉之职,坐镇离石,以目下态势,河东外族残余已灭,并州无战事,离石并无大碍,或许可以将张?与褚燕召回。
      眼下,也只有高顺还空着了,不过赵郡都尉,已经预定了。
      人才!人才!人才!
      武将!武将!武将!
      不够用了!
      刘擎心中呐喊着,突然,在郭嘉和朱灵诧异的表情之下,刘擎骑上战马金戈,径直来到甘陵王府,寻到了甘陵王刘忠。
      “贤侄,我有一事,要与你说!”
      刘忠明眸闪动,眼中似有警觉的回问一句:“王叔何事?”
      “这几日,王叔外出,替清河君平了黄巾,而且,为保清河君安宁,我打算将朱将军留在清河郡,来跟你换一个人。”刘擎道。
      实际上,刘擎外出是不假,但并没有平黄巾,至少没有亲自平,因为刘擎外出,乃是和游渤海郡一般,视察风土水文的,并未走远,倒是朱灵,真的去了绎幕县一趟,还真的碰见了黄巾散兵,只不过还没等朱灵动手,黄巾散兵便作鸟兽散了。
      被朱灵吓走,广义来说,这黄巾也算刘擎平的。
      “王叔是要崔相?”
      出乎刘擎意料,刘忠竟然直接将崔琰点名说了出来,而且不等刘擎回应,便对下人道:“去唤崔相来!”
      刘擎很好奇,到底是什么经历,会让十多岁的刘忠成为如此人精的?
      “贤侄,你如何知道我要崔相?”
      “因为我从崔相身上,学得许多,崔相之才,留在甘陵,过于屈才了!”刘忠道。
      刘擎一时不知该惊喜是好,还是惊喜是好,这娃也太懂事了,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刘擎上前,蹲下身子抱住刘忠,在其耳旁轻声道:“贤侄放心,清河太守傅燮,是王叔的人,你有任何事,可以找他!”
      刘忠重重的点头,生怕刘擎领会不到。
      这时,崔琰应召前来,好奇的望着抱在一起的叔侄两人。
      不等刘擎开口,刘忠抢先道:“崔相,我有一事与你相商!”
      “大王请说!”崔琰恭敬道。
      “我想说的是,自今日起,你不再是甘陵相了。”
      崔琰一听,顿觉不对,当即跪下道:“可是崔琰有何过失?”
      刘忠上前将之扶起,道:“且听我说完,我王叔刘擎,征战四方,顶天地里,崔相有大才,报大志,正是良禽得缘木,良臣遇明主,刘忠年幼,且无大志,崔相不该在此朽木门庭之下,荒度年华,今日我特向你王叔举荐你,你可愿意投效我渤海王叔?”
      一席话,说得崔琰呆若木鸡,说得刘擎目瞪口呆。
      刘忠这孩子,打小就会说话!
      崔琰认真的望了眼刘忠,见其稚气未脱的脸上,却满是真诚。
      崔琰又望向刘擎,刘擎报以微笑,崔琰这才意识到,刘忠所言,是认真的。
      投效渤海王?崔琰心中不由分说,自然是愿意的。
      甘陵王,渤海王,势力孰大孰小,无需思考,而刘擎的潜力更是光头上的虱子——明摆着,自然无需置疑。
      良禽择木而栖,这一点,正如刘忠所言,崔琰是心向往之的。
      或许是碍于旧主颜面,崔琰迟滞了数息,方才迎着刘擎的目光,躬身跪拜道:“下官崔琰,原为渤海王孝犬马之劳!”
      刘擎连忙将之扶起,胡乱说道:“我得崔相,乃是高木得良禽,哈哈哈!”
      系统:恭喜主公收服【崔琰】
      忠诚度:70%
   &nbs

第九章 懂事到令人心疼的甘陵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