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时,宁王朱权举起酒杯,笑着说:“今日这大喜的日子,我提议,咱们共同敬太孙一杯,愿太孙日后大展宏图,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向朱雄英祝贺,朱雄英连忙起身回礼,脸上洋溢着谦逊的笑容。
  这一举动,看似平常的祝酒,却巧妙地将朱雄英置于众人瞩目的焦点,彰显出宁王对他的支持态度。
  酒过三巡,众人的话匣子渐渐打开。
  在讨论到北方军事防御时,朱棣侃侃而谈,讲述着北平的军事布防。
  宁王朱权微微皱眉,待朱棣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四哥所言虽有道理,但依我看,还可再补充些。太孙日后若要加强北方防御,不妨在关隘之间增设烽火台,形成更紧密的预警体系,方能万无一失。”
  顿了一下,宁王继续说道:“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北元势力还有残余,仍有力气发动战争。所以,不可大意。”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朱允炆和朱允熥在一旁静静听着,大气都不敢出,他们明白不是他们可以参与的。
  家宴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起来。
  其他藩王们也纷纷与朱雄英交谈,分享着自己的经历和心得。
  朱元璋见此情形,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就是他想要的家庭和睦。
  不知道过了多久,家宴的喧嚣逐渐散去,唯有高悬天际的明月,宛如一面银镜,将清冷而柔和的月光倾洒而下,透过那精美的雕花窗棂,均匀地铺在皇宫的石板路上,给整个宫殿蒙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银纱,显得静谧而庄重。
  朱雄英、朱允炆与朱允熥三兄弟并肩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长廊中回荡。
  朱雄英的脑海中,家宴上的种种画面如走马灯般不断闪现。
  朱允炆一路沉默不语,只是静静地跟在朱雄英身后,眼神不时飘向远方,深邃的目光中似乎藏着无尽的思量。
  而朱允熥,起初也是默默无言,与宴会上热闹欢腾的氛围形成了强烈反差。
  平日里,他总是给人一种怯懦的印象,说话声音轻柔,但凡遇到稍微重大的场合,便会不自觉地退缩到人群之后。
  一跨进东宫正殿,朱雄英立刻转过身,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张开双臂,亲切地说道:“可算回来了,这里就像自己家一样,都别拘束,快坐。”
  那语气中满是兄长对弟弟们的关爱,举手投足间尽显“长兄如父”的风范。
  待二人坐定,朱雄英微微向前倾身,目光柔和且饱含期待,率先看向朱允炆,轻声问道:“允炆,家宴已经结束了,你心里有什么想法?未来有什么打算,都跟大哥讲讲。”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的关怀,恰似一位父亲在耐心

第69章 朱允炆的变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