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一会儿,郭镇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厅内。他见到礼部尚书,微微拱手行了一礼,朗声道:“尚书大人,皇太孙有令,棒子国公主许配给宁王殿下,安排年后再完婚。礼部自行找钦天监选个合适的日子,再安排相关事宜。”
  礼部尚书林源恭敬地向郭镇回礼,说道:“烦请郭大人回禀皇太孙,礼部定会尽快与钦天监商议,选好良辰吉日,并妥善安排婚事相关事宜。”
  郭镇点了点头,又道:“尚书大人,皇太孙还望礼部行事谨慎,不可有丝毫差错。”
  礼部尚书连忙应道:“请皇太孙放心,我等定当全力以赴。”
  郭镇确认任务传达完毕后,再次拱手行礼,转身出了礼部衙门。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而此时的礼部衙门内,礼部尚书望着郭镇离去的方向,微微叹了口气,转身对着一众侍郎道:“诸位,宁王殿下即将迎娶棒子国公主,且安排年后完婚,这可是大事,咱们得赶紧与钦天监联系,先把日子定下来,再好好商议个章程出来。”
  随着礼部尚书的话音落下,礼部衙门内开始忙碌起来。
  就在郭镇去往礼部的同时……
  御书房内,朱雄英目送着郭镇离去的背影,脸上的神色却并未因此而舒缓,反倒凝起了一抹浓重的忧虑。
  宁王的婚事与就藩事宜虽已初步落定,但在他心中,皇室宗亲的诸多安排仍如一团乱麻,亟待梳理。
  踌躇片刻后,朱雄英转过身,缓步走向端坐在主位上的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虽已年迈,腰背微驼,可那一双深邃的眼眸中,依旧闪烁着洞察世事的锐利光芒。他静静地注视着朱雄英,似乎早已洞悉了孙儿心中的纠结。
  朱雄英微微俯身,恭敬地行了一礼,神情凝重地说道:“皇爷爷,十七叔的婚事和就藩之事暂且有了眉目,可孙儿心中一直为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位弟弟的事犯愁。
  允熥在平安处历练,想来能在军中得到不错的锻炼,暂时无需过于担心。只是允炆,实在让孙儿难以抉择。”
  朱元璋微微挑眉,目光如炬地看着朱雄英,声音低沉而有力:“但说无妨,雄英,把你的想法细细讲来。”
  朱雄英微微颔首,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说道:“二弟这个人,性情文弱内敛,一心向学,尤其喜好文学。孙儿深知,他确有几分才华。然而,皇爷爷您也清楚,我沉睡的时候,他也是皇太孙的有力竞争者,朝廷中难免有一些人对他仍抱有别样的期待。如今若重用他,只怕会在朝堂掀起不正之风,不利于朝廷的稳定。可若完全弃之不用,又显得有些薄情,毕竟他也是我的弟弟。”
  朱元璋微微眯起眼睛,轻抚着胡须,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大孙儿,你能考虑到这些,爷爷我很高兴,你的眼界已经是皇帝的眼界了。封王重用之事,关乎皇室威严与朝廷安稳。允炆既有才学,却又因身份特殊而敏感,如何安置他,的确是个难题。”
  朱雄英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说道:“爷爷,孙儿思来想去,暂时还不能给他封王。可若是不封王,也得给他个合适的安排,让他能有所作为,却又不会对朝廷造成

第87章 朱允炆的安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