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设立钱庄,往后可称其为‘银行。无论是宝钞还是金银,百姓皆可存入银行,银行依存入时长与金额给予相应利息。如此一来,民间闲散资金得以汇聚,银行可通过放贷等方式盘活资金,促进商贸流通,而非直接充实国库
  。”
  见两人面露疑惑,朱雄英继续解释:“银行会设置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宝钞与金银兑换比例。比例如何确定,既要考量国库物资储备与财政收支情况,又需参考市场物价波动。国库负责收纳税赋等财政资金,保障国家运转;银行则作为金融机构,调节货币流通。你们可从历年税赋、商路贸易数据入手,琢磨其中规律。如此,百姓既不用担心手中钱财无处安放,又能通过银行兑换,确保宝钞与金银价值稳定。”
  朱雄英顿了顿,神色更加郑重:“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日后可通过银行调控市场上的钱的流通量,以此来调控物价。譬如市场上货物不足、物价飞涨时,银行可收紧放贷,回收市面上多余的宝钞;若货物积压、经济萧条,银行则放宽放贷,让更多宝钞流入市场,刺激消费。但具体该如何制定调控的标准与时机,如何避免过度干预反而扰乱市场,还需深入探讨。”
  朱雄英负手踱步:“此外,国家还会在政策上全力配合。往后税收只收宝钞,官员俸禄也以宝钞发放,如此便能在源头上扩大宝钞的使用场景。再辅以银行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兑换机制,百姓手持宝钞,进可在市场交易,退可兑换金银实物,再无后顾之忧。”
  他目光灼灼,扫视着面前二人,“宝钞轻便易携,分割找零远胜金银,只要政策落实到位,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便利与保障,何愁他们不乐意用?”
  朱雄英突然停下脚步,神色严肃:“但你们要明白,这些举措皆要站在国家层面去考量。银行不是独立于朝廷之外的钱庄,它是维系大明经济命脉的关键一环。若让你们掌控银行,如何协调银行与国库、地方财税的关系?如何在促进民间经济繁荣的同时,保障国家财政稳定?又如何通过银行的运作,让宝钞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货币?”
  他上前一步,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回去撰写折子,不要局限于户部日常事务的视角,把你们设想成银行的掌舵者,将可行之策、长远之计都写进去。”
  说罢,朱雄英目光在郁新和古朴身上一一扫过,见他们两人的CPU有些过载,于是说道:“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仅凭一时半刻难以参透。你们二人在户部多年,经手无数钱粮账目,经验颇丰。回去后结合过往工作,细细思量,将具体的实施的方案写成折子呈上来。”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无需急于一时,但务必思虑周全,这不仅关乎宝钞能否重立信誉,更关系到我大明的民生经济。”
  郁新和古朴对视一眼,同时抱拳行礼,齐声应道:“感谢殿下教导,卑职一定全力以赴,不负殿下所托!”
  朱雄英微微点头,挥了挥手,目送两人退出文华殿。
  待殿门缓缓合上,他眸中闪烁着谋划深远的光芒。这才是第一步……

第169章 银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