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你果真不将南诏王给你的国书交给杨国忠吗?毕竟这一次他才是剑南节度使,你说到底不过就是他的副将,一旦因为此事跟他结怨的话,回到长安之后你可就不会像之前那么轻松了。”
李昀没有把国书交给杨国忠这个事儿,张玉他们三个显然是知道的,一行人走着,眼瞅着再有几天就进入到了长安的地界了,张玉终于说出了她的这个担忧。
对于她和王纤纤来说,大唐官场上面的这些个套路她们都是十分熟知的,李昀这么干,那完全就是在反套路而行,早晚都是会被杨国忠知道的。
“那你觉得,我是跟杨国忠结怨好,还是跟李林甫结怨好,还跟他们俩都结怨好?”
李昀这么一问,不光是张玉沉默了,王纤纤和了然也都不知道咋回答了,这话要是不是李昀说的的话,张玉早就生气了,因为这明显不就是在抬杠呢吗?
但从李昀的嘴里面说出来的话,他们还真就知道,这并不是在抬杠。
李昀的身上带着什么样的目的他虽然一直都没明确的说过,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李林甫还是杨国忠,跟李昀都不是一种人,而且李昀要是想上位的话,这来人全部都是绊脚石一样的存在。
“总归你要是得罪了杨国忠,日后在朝堂里行走可就要注意了,杨国忠的背后有什么人,你应该清楚。”
张玉这么提醒当然也是好心,但是在语气上可就稍微有点生硬了,显然是对李昀之前对她说的话稍微有点不满了。
“杨国忠是杨国忠,杨玉环是杨玉环,以我之见,杨国忠怕是蹦?不了多长时间了,当然,按道理他也影响不了杨玉环受宠不受宠。”
李昀这话说,又是让众人一头的雾水,但这个时候他们担忧的是李昀对杨国忠隐瞒的事儿暴露了之后会对李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当然不会去关注杨国忠和杨玉环他们兄妹之间的关系了。
他们心情沉重,可是不能掩盖李昀的兴奋劲,这回出征,李昀最满意的倒也不是自己顺利的完成了李隆基临行前的任务,而是在这次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不过就损失了不到五千之数的人马。
跟他办这件事的效率一比,鲜于仲通还真的就不如赶紧回自己的家乡去种地来的实在。
更为重要的是,李昀有九成的把握,只要自己在这次回朝之后再次名声鹊起,南诏王就一定会好好的跟自己处好了关系。
这样一来,南诏可以说就会成为一个获取大唐南部和吐蕃消息的重要来源。
知道这些消息的好处虽然在现在还不太能体现出来,但是早晚都会让李昀在做他想要做的事情的时候多一份筹码的。
终于,在离开了数月之后,队伍缓缓的到了长安城南城门,至于杨国忠是什么时候报告给李隆基
第119章 回长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