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碰面,基本上就定下了河东道接下来的基调,那就是依靠着这十万人跟安禄山硬抗,并且伺机将之前失去的平卢和范阳拿回来。
李昀再一次亲自书写了一份捷报,依旧是由左龙武军的一个执戟带回了长安城。
当这份书信出现在李隆基的手里的时候,这一辈子见惯了风雨的老爷子难掩自己心里面的激动之情,在兴庆宫里面不知道夸赞了李昀多少遍,要知道,他本来可不是一个话痨。
李昀和封常清不知道的是,在他的书信到了长安城的第二天,朝堂上爆发出了一次激烈的争论。
调兵的时候李隆基刻意低调行事,当李林甫等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封常清已经带着人马走在去河东道的路上了,这样一来,就算是有些人觉得把河东道交给李昀和封常清并不是最靠谱的,也是无能为力。
“李昀和封常清能将安禄山的二十万大军击退,当真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等到彻底将安禄山斩杀,将范阳和平卢收回来之后,朕定要对这二人大加奖赏一番!”
李隆基亲自宣布了这个喜事儿之后,众臣当然是跟着李隆基大加夸赞了一番,但是在这之后,兵部尚书陈希烈就站了出来。
这老家伙一般情况下绝对是不会自己出头的,朝堂上随便一个人都知道,要是他出头了的话,那基本上就是李林甫早就跟他商量好了的事儿了。
最近李林甫在李隆基的面前那是相当的不顺利了,所以有事儿了李林甫自然也就不自己出面了,派一个陈希烈打头阵自然也就有情可原了。
“陛下,如今安禄山虽然已经退回,不知下一步我大唐对于安禄山如何控制?毕竟那安禄山手中至少还有二十万的人马,而河东道却只有十万人啊!”
陈希烈一撅屁股,李隆基就已经知道了这家伙到底想要拉啥样的屎了,之前他的确是没怎么管他和李林甫,一般不大不小的事儿也就随着他们去了,但是这也随着他们去了,那也随着他们去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安禄山反了,他们几个却一丁点的作用都起不了,最后还得依靠着自己的大侄子李昀来解决这一切。
“那你身为兵部尚书,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要是没有的话,你这个兵部尚书也别兼任着了,你岁数也不小了,精力怕是也没有那么多了吧?”
听了李隆基的话之后,向来就胆子不大的陈希烈当时就有点蒙圈,心说这是啥意思,莫非是自己提出来的策略要是皇帝听着不顺耳的话还能把自己给免了?
想到这,陈希烈不动声色的看了李林甫一眼,自己之所以站出来,可正是昨天晚上李林甫知道了李昀和封常清打了胜仗之后,在自己的府中授意自己这么做的,按照昨天李林甫的说法,他今天应该是不会站出来了,一切都得靠着他这么个兵部尚书。
 
第193章 捷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