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李昀,最想知道的显然就是安禄山和他从恒州调走了的十万大军的所在,但这个事儿想要实现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安禄山把大军调回去了一大半不假,但是恒州那可是还有着十来万的精兵的,人家要是不想走恒州进攻了,这十来万大军也是肯定能好恒州给守的好好的。
要是李昀在太原府的这十万人马有了什么异动的话,恒州的这些人马可不是吃素的,这些人马要是在太原府守卫空虚的时候想要把太原府给拿下了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在李昀看来,安禄山自己走了,却把恒州变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界,怕是一定是为了让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更加的简单。
很遗憾,李昀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
安禄山反了,但却在第一步攻占太原伏的战斗中就威严扫地,他的心里面那是相当的着急了,他急需一战来正名,但他同时也深知越是着急,失败就会来的越发的快。
所以安禄山对着大唐的地图研究了半天,再加上自己对于李隆基和大唐守卫力量的了解,当时就决定剑走偏锋,暂时放弃河东道上李昀和十万大军这块难啃的骨头,转而去了河南道,河南道虽说也不是位于大唐的正中心,但是周遭却并没有什么敌人,所以河南道上的守军那一定是最少的。
而幽州距离河南道显然并不是很远,安禄山从恒州离去的时候,就连对自己麾下的战士也是声称自己要回到幽州,只有数个自己真正的亲信才知道他真正的目的。
等到出了幽州都往齐州的方向走了一半的距离了,安禄山才真正向自己麾下的将领们公布了他的计划,之后在饱餐了一顿之后,安禄山率军直奔着齐州就去了。
河南道整个几个州郡基本上都是平原地貌,既没有太多的树林也没有太多的山地,折让安禄山的行军速度达到了十分之快的境地,当李昀还在那边在边令诚的身前放着狠话的时候,这边安禄山已经到了齐州城下了。
十几万的大军,对上齐州不过也就是万余人的守军,这个比例就算是李昀在这也绝对坚持不了一天的时间,更何况这的守将哪里有李昀那两下子?
齐州失守的消息,几乎是和李昀提醒李隆基的消息同时到了兴庆宫。
这回李隆基是真的有点害怕了,本来他还以为安禄山已经坐拥着范阳和平卢了,就算是打不下来太原府,大唐现在的情况短时间之内也凑不出三四十万的大军来,所以安禄山完全可以自己在自己的地盘上面好好的享受一下不是?
但安禄山的野心远远比李隆基心里面认为的大,而且不知道大了多少,李昀在书信里面说的明白,恒州境内可是还有十万大军对太原府虎视眈眈呢,一旦李昀的猜测全中了,李昀暂时也不能直接从太原府去
第205章 已然来不及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