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大军守城,紧紧坚持了不到八个时辰,给安禄山造成了不到一万人的损伤,洛阳城就已经宣告易主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这就是安禄山这个时候内心里面最真实的写照了,要是从太原府进攻的话,就算是自己攻破了太原府了,就说能循序渐进的在太原府修整不短的时间,但是李隆基不是傻子,他肯定得在潼关进行玩命的防守,到时候没有个一年半载的基本上是分不出来胜负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虽然河东道还掌握在李昀和封常清的手里,但是河南道却给安禄山提供了一条黄金通道。
这条路线就连安禄山自己之前都没想过,因为倒不是因为他远,而是因为这么攻打相当于是孤军深入,危险系数实在是有点太大了,一旦没攻打下来洛阳和长安这样的重镇就被大唐的援军给堵在里面了,想要再原路返回就相当的困难了,这个时候河东道又掌握在人家大唐的手里,死的人就是安禄山了。
之所以敢于这么干,是因为安禄山明白,封常清火急火燎的调集了足足十万大军去帮着李昀,那十万大军是从哪调集的啊,肯定就是从长安城和洛阳城周边调集的。
而现在那十万大军全都在太原跟恒州的守军列阵对着呢,这就说明不管是李昀还是李隆基,压根就没想到安禄山会从其他的地方进攻这个事儿,安禄山可不是个胆小的人,富贵险中求的道理他长这么大比谁都更加的明白,所以他奔着齐州去了,而且他成功了。
洛阳的劫难,从安禄山的七万余大军进城的那一刻,正是开始了。
一个时辰的时间,没有军纪,没有限制,唯一的限制就是不能滥杀,什么叫滥杀,就是别人不招惹你你别杀他,那要是你到人家家去的劫掠了人家阻止了呢,那自然就不叫滥杀了。
别人怎么理解安禄山不知道,反正他就是这么跟自己麾下的将领们规定的,要是真是老实人,看着自己的妻女在安禄山麾下将士们的胯下也能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人家安禄山自然也会放他一马的,因为这样的人对于皇帝来说那都是最好不过的了。
五万守军,一天一夜的时间,烟消云散。
不出一天的时间,消息传到了长安城。
“林甫,你前些日子是跟朕怎么说的?你不是已经调集五万精兵守城吗?你不是要亲自到洛阳城去督战吗?为何如今洛阳城已经落入了安禄山的手里,你却依旧在这?”
李隆基一连串问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让李林甫脑袋上少有的流出了冷汗,他也是真的没想到,明明是足足五万大军,却连一天一夜都没能坚持住,要知道,当初安禄山带着二十万大军攻打太原府,李昀不过两万人,还坚持了四天之久,洛阳城的城墙和城门比太原府肯定是坚硬得多的啊。
 
第209章 洛阳陷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