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李隆基甚至都没来得及给李昀一个什么像样的任命,就是口头上说了这么一嘴,但就这么一说,也就相当于是把自己和长安城里面众多官吏的性命都交给李昀了。
李昀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少年,但城中的官吏们没有一人提出质疑,因为纵观整个长安城,曾经跟安禄山交战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就只有李昀了,甚至陈玄礼因为多年在北衙里面统帅禁军,深居简出的,众人都已经不怎么太相信他了。
李昀知道这个时候情况有多危机,安禄山之所以给李隆基送了这么一封书信,当然不是希望李隆基能老老实实的把杨国忠给砍了,再把杨玉环给他送下去。
他这么做一是要好好羞辱羞辱这个曾经让自己卑躬屈膝了多年的老小子,再一个也就相当于是变相的告诉李隆基,之前自己就是在那调戏杨玉环呢,而且等到自己拿下了长安城,杨玉环也一样跑不了是自己被窝子里的一样玩物。
当然,安禄山还有个小心思,就是看看这么一刺激李隆基他会不会做出啥出格的举动来,就好像是之前在洛阳城的时候那个将领贸然出城一样的事儿,要是能得了这么一个结果,虽说长安城城门坚固,城墙高耸,但想要兵不血刃的把它拿下也并不是痴人说梦。
安禄山的如意算盘随着李昀的进城,可以说是完全被打碎了,之前区区两万人就给他造成了那么大的损伤,现在足足四万人,能抵挡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
李昀和陈玄礼带着一干副将走出了兴庆宫,摆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千钧重担,这可是长安城,城里面坐着的可是大唐的皇帝。
这要是守住了还好说,万一守不住,十七岁的李昀可就成了大唐的罪人了。
“大将军,你且带着一万五千之数的北衙禁军在城下,帮我运送守城器械,我带回来的那四万大军在城头上抵挡敌军,如何?”
俩人一出兴庆宫的宫门,李昀就来了这么一个提议。
这样的提议看似是李昀在那指挥陈玄礼,但陈玄礼也知道,上城墙迎敌不管你是多精锐的士兵,伤亡都是在所难免的。而北衙禁军大都出身高贵,装备精良,训练严苛,培养出来一个合格的北衙禁军所花费的时间和钱财那放在普通士兵身上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帮着李昀往城头上运送守城器械虽然累是累了点,但起码如果城池不被攻破的话就没有一点的危险,这绝对是李隆基愿意看到的结果,当然也是陈玄礼愿意看到的结果。
“好!国难当头,此番就看你的了,禁军的确是需要活着,一旦事不可为,我等还要护送着陛下撤离啊,长安城不在了,大唐还在,要是陛下和太子不在了,大唐可就完了!”
陈玄礼这话说的虽然隐晦,但李昀是啥人啊!他当时就听出来了,李隆基很可能是已经暗中跟陈玄礼制定出来了一套逃亡计划,而
第214章 守长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