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昀来说,自己手里面基本上还剩下个三万人左右,虽然这么做造成了封常清在太原府的守卫十分空虚,但是李昀知道一旦安庆绪落入了自己手里面的消息传到幽州去的话,幽州的兵马显然就不不会再计较一个太原府了。
把安庆绪救回去才是王道,不然一旦安禄山有了个啥三长两短的,他们就是个群龙无首的局面。
李昀这边也算是完成了自己当初对李隆基的承诺,在占领了齐州,活捉了安庆绪的当夜,李昀就给李隆基写了一份密报,毕竟这件事的详细当初只有老爷子和李昀俩人知道。
李昀最想知道的当然是河南道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睢阳之围到底解了没有,一旦要是自己这边该干成的事儿都已经干成了,但是那边却没有达到他的预计的话,李昀估摸着就真的要怒了。
而李昀并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走了之后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就率军滚滚而来。
按道理说,安西节度使那是要从安西府城龟兹赶回来的,路途基本上是最遥远的,但高仙芝因为这些年在这些地方战功卓著,不管是西突厥还是其余的异族对于高仙芝那都是相当的敬畏了,所以高仙芝几乎是唯一一个不用安顿安西兵马就能立马赶回来的人。
但高仙芝这个安西节度使,也是在各个节度使中统兵最少的一个了,最少的时候,高仙芝的麾下只有不到三万人,但就是这么点人,也能威震西突厥,这里面所仰仗的自然更多是高仙芝个人的能耐了。
经过高仙芝在安西几年间的经营,目前他麾下约莫也不过就是五万人马,而这一次,他直接带着四万精兵日夜兼程,直奔长安城而来。
而从灵州出发的郭子仪,则要比高仙芝完了几天,毕竟郭子仪虽说实际上管着的是节度使的事儿,但是这个时候正牌的朔方节度使乃是安思顺,这个事儿说起来倒是十分的可笑,安思顺乃是安禄山的堂兄弟,早期那也是常年戍边,这几年却一直在长安城里面待着呢,所以郭子仪不得不谨慎,万一自己前脚刚走,后脚灵州也反了,那可就热闹了不是?
高仙芝奔着长安城一路狂奔,眼瞅着就到了的功夫,却被一小队衣甲鲜明的禁军给拦住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宦官,不由分说就从自己手里面拿出来了一个盖着李隆基老爷子大印的诏命,说是因为河东节度使李昀的神勇表现,长安城暂时已经没啥危险了,但是河南道却落入了安禄山的手里。
诏命上面说的明白,安禄山这个时候正在全力攻打睢阳城,意图破坏江淮地区运送到关内的资源,睢阳城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命高仙芝直接率军驰援睢阳城,击溃安禄山之后尽量将其围困在洛阳。
高仙芝接到了这个命令之后,刚开始的时候那也是一脑袋的雾水,之后向从长安城过来的左龙武军将士们简单了了解了一下从安
第232章 高仙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