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那个大盗的说法,这物件是在李林甫院子中一颗最为显眼的大树之下找到的,自己当时是为了躲避院中侍卫的查探,在那停留了不短的时间,这才发现的。
这是一个记事本一样的东西,对于这个大盗来说基本上是没啥用的,但是对于李亨和陈玄礼,这用处可就大了。
在这个小本子里面,以李林甫的幕僚的口吻记录着几乎每一件李林甫和他谋划的大事。
这里面虽然对于李昀的事儿只不过是略微的提出来的一嘴,但是对于他们想要干的事儿来说却是十分的重要。
因为这里面实实在在的是记载了太多李林甫玩无中生有的把戏去陷害一些个大唐的忠臣良将了,甚至于有些人想要奏报一些个李林甫作奸犯科的证据,李隆基还没等看见了,奏折直接就到了李林甫的府中了,最终自然是李林甫先发制人,李隆基啥也不知道了。
要说就光凭借着这么一个小本,那也是很难跟李林甫抗衡的,但是有了这个小本,李亨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个的线索和证据,通过这里面涉及到的人,就可以一步步的将李林甫的罪过给挖出来。
只要是有一个人敢于在大唐的朝堂上面配合他们一番,那就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到时候李林甫自然就成了砧板上面的肉了。
这个大盗和这个小本子,自然不是真的如同李亨和陈玄礼想象的那样,是上天赐给他们的机会,这不过是李昀和乌衡联手演的一出戏罢了。
这里面唯一真实的就是这个大盗的身份,还有这个本子的真实性。
这的确是乌衡这些年来记载下来的李林甫的所作所为,但是乌衡却从来不把它放在自己身子之外的地方,更别说藏在李林甫家院子里面的大树下的桥段了,这些故事自然是李昀和乌衡编出来的。
按照李昀的计划,把这个本子送到了李亨的手里了,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要是这样李亨还不能按图索骥的把李林甫给拿下的话,那就算是他当上了大唐的下一任皇帝,大唐也是够呛的。
事实上,李昀帮到了李亨这一步还真就已经够用了,李亨和陈玄礼很快就在这个小本子之中找到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陈希烈。
陈希烈曾经是跟他同为宰相的李林甫身后的第一狗腿子,但是从安禄山之事开始,他倒是跟李林甫渐行渐远了,而在这段时间李林甫虽然不怎么去管朝堂上面的事儿了,但是对于陈希烈却是不停的打压,搞的年纪本来就不小了的陈希烈这段时间基本上就是卧病在床,连到朝堂上去都几乎成了奢望。
这里面的道道李亨和陈玄礼自然是知道的,于是乎,在一个不起眼的黄昏,一身便装的陈玄礼敲开了陈希烈的府门。
足足到了夜半时分,陈玄礼才从陈希烈的府邸之中走了出来,但是和进来之前的凝重相比,这回他却是十分的兴奋,显然是这次会面那是相当的顺利
第381章 陈希烈的爆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