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6章 无奈应允[1/2页]

扶一把大唐 龙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过李隆基叹息归叹息,他也不可能对于李亨的这件事插手太多,只不过在他的心里面,为了李昀这个孩子感到稍微有点惋惜罢了。
      李隆基是一个十分重视自己的兄弟情的皇帝,他虽然一次都没说过,但是他内心里面最不齿的恰恰就是太宗皇帝在玄武门整出来的那个事变。
      所以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虽然自己立功不少,但是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李隆基向来都是十分支持自己的大哥,当初的太子李成器的。
      按照当初李隆基自己的说法,李成器才是未来要掌控大唐的那个人,而自己纵然有点聪明才智,也不过就是挺适合在李成器的手下做些事罢了。
      而且俩人的这种关系绝对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自小李隆基他们兄弟几人的关系就是相当的不错,再加上当时的李氏皇族基本上都笼罩在武则天和武氏一族的阴影中,这就让他们之间的亲情更加的难能可贵了。
      但是让李隆基想不到的是,自己的大哥竟然数次在他们的父亲面前推辞这个太子之位,说辞也正是这个位置就是应该谁的功劳多就是谁的。
      推辞了不知道多少次之后,李隆基才成了大唐的太子,之后成了大唐的皇帝,在李隆基登基之后,他依旧没有对自己的这几个兄弟有任何的防备之心,所以他的几个兄弟是少有的生在帝王之家却基本上全部都得到了善终的兄弟。
      自己在这件事上既然都已经以身作则了,李隆基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回到之前的成程度了,但是从李亨的种种表现上面来看,李隆基的这个愿望显然是有点不能完成了。
      说完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李隆基就对自己的儿子,如今大唐的皇帝下达了逐客令,毕竟自己已经不再是大唐的皇帝了,要说对于李亨提出来一点点建设性的意见,他还是能够做到的,要是手把手的教李亨怎么做,对于他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李亨在离去了之后,对于李隆基说的事儿还是十分的上心的,当天就派出去了一个自己的亲信,让他带着自己亲笔所写的诏命到太原府去请李昀。
      当然,除此之外李亨还玩了一个小小的心眼,他特意把张九皋给叫到了自己的宫里面,嘘寒问暖了之后侧面的表达出来了让张九皋也写下一封书信表达表达自己对于自己女儿的思念之情,换句话说,让李昀来的主要缘由就成了张九皋老爷子思念自己的女儿了,给大唐解决一点征兵的事儿只不过是捎带脚的过来跟皇帝讨论讨论。
      这两封书信很快就传到了太原府,李昀和张玉都是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封书信。
      “父亲竟然会写下这么一封书信,这跟他平日里的性情可是不符的,他早就知道你这个节度使不管是军务还是政务都是十分繁杂的,曾经还特地写下书信叮嘱过我,没事的时候不要想着回到睢阳去,这才多少时日啊?”
  &nb

第446章 无奈应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