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昀在长安城里面足足待了半个多月,到了后面的几天,因为几乎长安城里面的大小官吏都已经知道了李昀的到来,李昀也不能再吊儿郎当的了,只能跟着张九皋一起去朝堂上朝,这倒是让他感到有点不爽了。
按照李昀自己的想法,自己在长安城里面对付个二十天,也就该回去了,但是就在自己要回去的前两天,就在大唐的朝堂上面,一个消息直接被公布了出来。
不知是什么缘由,一向跟大唐关系紧张的吐蕃竟然派遣了几个使者到了长安城。
之前李亨派遣的使者的确也是到了吐蕃的境内,但是去了之后就杳无音信了,其实使者到底怎么样了李亨那是心知肚明,但是现在这吐蕃使者的到来,完全好像是之前没有人到过他们吐蕃的样子,偏偏这样李亨还不能挑出什么毛病来,毕竟从长安城到吐蕃的境内路途实在是太过遥远了,这一路上豺狼虎豹的,那端的是相当的危险了。
李亨倒是想把这几个使者这斩了了事,但是却从这些个使者递交上来的国书里面发现吐蕃人这次倒是有意识的想要跟大唐和好,而且还带来了不少的礼品,虽然跟李亨之前派出使者去索要的东西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呢,但是这伸手不打笑人脸,要是现在把这几个吐蕃的使者就这么就给杀了,那别的胡人部族估计都不敢臣服于大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亨只能是不情不愿的让这几个使者到了大唐的朝堂上来,因为按照那国书之中的说法,使者会在正式的场合提出跟大唐修好的条件,左右看似就是一个还相当正常的事儿。
而李亨让这些个使者登堂入室的另外一个重要缘由,就是目前大唐的朝堂上面基本上都是文官当道,这些个文官除了管理一下大唐的日常事务之外,最喜欢玩嘴皮子刷存在感,再有一个就是十分的害怕打仗。
因为一旦战争打起来了,武将们起码还能有一种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面的感觉,而这些个文官则是跟城里面的百姓也差不了多少了,只能是傻傻的等着。
也正是因为这些心思,所以当李亨一开始想要直接把这些个吐蕃来的使者撵回去的时候,几乎是遭受到了朝堂上一大半老臣的劝谏,最终造成了如今的这个局面。
“尔等有什么话,速速说吧,朕之前也曾派出过使者,要求你们对我大唐称臣纳贡,既然你们今日到了,朕也省去了许多的麻烦,直接把条件都告诉你们,你们要是能做主的话就做主,不能的话就带回去让你们的主子做主!”
李亨没好气的说道,算是显示出了大唐的威严,但是好景不长,李亨的话音刚落,一个李昀都没怎么见过的不知道什么官职的家伙竟然到了那几个趾高气扬的吐蕃使者的身边,好像是给他们翻译了一遍似的,但是这回的态度可就好多了。
李昀站在
第455章 吐蕃的来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