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虽然年纪小,但是他在这样的场合之下能够说出来这么一番话,不管是李豫还是李亨都是十分满意的。
这样的话一般人是不会说,也不敢说的,而李昀也正是因为是他们一家人,才会当着他们父子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李亨在这一刻也有点相信了李隆基曾经对他说过的话,李昀乃是国之利刃,用好了,是能够让大唐所向披靡的人物。
这一顿饭,吃的李昀那是相当的累,因为李豫还是在一直询问他关于募兵的事儿,当着皇帝的面,李昀总不能大手一挥让人家自己研究去啊,只能是耐着性子讲解了一番。
这一顿饭结束了之后,李昀在长安城的任务终于算是完成了,次日清晨,李昀就带着张玉,还是如同来的时候一般,轻车从简的上路了。
李昀知道,当自己回到太原府的时候,大唐终于即将迈进另外一个节奏了。
由于自从大唐建立开始,折冲府就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府兵制一直在影响着大唐。
而到了这个时候,折冲府既然早就已经无兵可交了,自然就到了变革的时候了,李昀是知道募兵制迟早会代替府兵制度的,但是在前世的大唐,基本上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唐就开始走了下坡路了。
现在,李昀既然正在经历着这些呢,他当然就不能让大唐重蹈覆辙。
而前世募兵制之所以加速了大唐的衰亡,究其根本就是节度使在中后期已然成了当地的土皇帝了,人家再有了自己募兵的权力,自然也就不听你长安城的了,这边你还指挥不动人家,那边你怕人家反了还得拿着钱粮糊弄人家,长此以往肯定是恶性循环啊。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安禄山的叛乱并没有真正的发展都前世那样的程度,平定叛乱的也不是许多人,而是只有四个,而且这四个人对于大唐还都是十分忠诚的。
所以在现在的这个时候实行募兵制对于大唐来说其实还是非常有好处的,只要有一个好的政策,再加上一些个行之有效的监督之法,大唐的国力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李昀在这件事上唯一提醒了李亨的一点就是各个节度使的位置上一定得是他绝对信得过的人。
这募兵之法一旦推行下去的话,各地都在自己的地盘上募兵,最后难免会有一些人有些别的想法。
而在这之后的一个办法就是轮岗,不单单是募集到的军士不能长时间的在自己的家乡兵营之中驻扎,就连节度使也是不能在一个地方超过三年的时间。
其实这里面的不少内容都是之前大唐就已经在实行着的事儿了,但是从来就没有人能够将这些事儿有机的结合起来,现在只能是由李昀来做这件事了。
&
第461章 派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