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3章 软柿子不捏,你来啃我这硬骨头,有病吗?攘外必先安内![2/2页]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堂燕归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诡诈阴毒,只是那萧方何等神机妙算,竟然能被此计蒙骗过去?”
  大殿内,霎时间沉寂下去,所有人都神色为之一震。
  是啊,那个萧方,谋圣的存在!
  在场所有人,郭嘉也好,程昱也罢,皆是承认其智计在自己之上。
  还是远在自己之上!
  连他们都能看出,这是袁尚的诡计,难道萧方竟然看不出来?
  不然为何没能劝阻刘备,一怒之下起兵伐他大秦?
  要知道,刘备可是对萧方言听计从,只要萧方出口劝阻,刘备没有不听从的道理啊。
  莫非,萧方这一次真的失算了?
  众人心中不约而同,涌起了这同样的念头。
  “也许,这一次,那乡野村夫,终于失算了一次也不是没有可能吧…”
  曹操思来想去,心下只能得出这般结论。
  郭嘉却眼中疑色更浓,摇头道:
  “以臣对那萧方的了解,自其出山辅佐刘备以来,便算无遗策,未曾有一败!”
  “臣实难相信,这一次他会失算,中了袁尚的诡计。”
  “臣只怕,那萧方另有图谋啊。”
  另有图谋!
  这四个字,听得曹操心头一震,不由警觉起来。
  “只是,以臣的智计,现下却着实想不出,那萧方究竟在想什么?”
  郭嘉话锋一转,却又眉头深锁,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无奈。
  大殿内,众谋臣们再次议论纷起。
  “事已至此,就算想出了那萧方的意图,又能如何?”
  曹操却一拍案几,无奈的一摆手:
  “大耳贼决意犯我大秦,这已是大势所趋,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传孤诏命,集结兵马,准备随孤往潼关,拒挡大耳贼吧!”
  众臣摇头暗叹,只得无奈领命。
  …
  时年春末。
  一道《告关中军民书》,由诸葛亮执笔,从许昌发出,送往了关陇,一夜之间各城尽数张贴。
  这一道檄书,历数了曹操挟持天子,篡汉谋逆,屠戮百姓的斑斑罪行,号召关中士民群起反抗曹操的统治,响应大楚王师伐秦。
  檄书发布后五日,刘备亲统十五万楚军主力,由许昌北至洛阳,尔后浩浩荡荡西入弘农君,向潼关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太史慈,文聘等所统水军,也提前由青徐沿海进入黄河,一路顺流向西进至洛阳一线。
  合计十七万大军,水陆并进,向关中杀奔而至。
  伐秦之战,似乎箭已在弦。
  …
  邺城,魏宫。
  “刘备率水陆十七万大军,已进至弘农,伐秦已成定局!”
  “曹操也已尽起大军,往潼关一线拒守。”
  “楚魏两国开战,应该就是这几天的事了。”
  沮授将南面最新的情报,尽数宣读了出来。
  大殿之内,霎时间一片欢腾。
  上至袁尚,下至审配,伪魏君臣们紧绷了几个月的神经,终于在这一刻彻底松驰下来。
  “仲达,你的计策成了!”
  “刘备那厮果然中计,已为你的计策引至去伐伪秦,我大魏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袁尚欣喜若狂,极度欣赏的目光看向司马懿,大赞道:
  “仲达,孤果然没看错你,你真乃孤之子房也!”
  “看来那萧方的克星终于现世了,方今天下,唯有你司马仲达,可与那乡野村夫一较高下!”
  袁尚是喜不自胜,也不顾忌其余谋臣们的感受,当场将司马懿吹捧到了与萧方能掰腕子的境界。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嘴角弧度微起。
  面上自然不敢倨功自傲,少不得一番场面上的谦逊,全推在袁尚的英明雄略之上。
  这马屁拍的袁尚舒服,于是哈哈一笑,对司马懿又是一通盛赞。
  主臣二人,便开启了互吹模式。
  沮授田丰便罢,捋着细髯微微点头,对司马懿还流露几分欣赏意味。
  审配却是暗暗撇嘴,眼见司马懿得宠,大有取代自己的势头,心下自然是一百个不舒服。
  “大王,现下大耳贼已去伐秦,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臣以为,大王要在刘备与曹贼僵持不下时,完成两件事。”
  “唯有如此,大王将来才能挥师南下,再取中原,扫灭秦楚两国,一统天下,开创我大魏皇朝!”
  审配不甘示弱,当即慷慨陈词,开始给袁尚画大饼。
  袁尚豪情大作,忙问审配是哪两件事。
  “第一件事,招兵买马,重振我军军势。”
  审配语气平静的道出头一件事,尔后陡然目光森然:
  “这第二件事,更是至关重要。”
  “攘外必先安内,大王当剪除袁谭这个隐患,将河北四州彻底纳入大王真正掌控之中!”

第343章 软柿子不捏,你来啃我这硬骨头,有病吗?攘外必先安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