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岁末,谷家的小婴孩过了满月,肉眼可见地变白变胖。天冷,那棉服一穿,更是圆球似得一团。
莺莺熟门熟路地抱着弟弟“娘,宁儿又长了,这要到半岁,我指定就抱不动了。”
虽说是早产儿,谷家人养得尽心,周氏的奶水也足,小婴儿并不体弱,等满月时和那足月的比都不差啥。
不过,谷家人依旧小心翼翼,满月也没大过,请了周家和老钱氏娘家人过来吃席。
另外,还郑重其事的把白祈和大柱几个请来坐了一桌。
白祈是从书院直接过来的,自从上次和白母争了几句,他尽量不回家。席上,谷大成给他端了碗酒。白祈鬼使神差,一仰头全喝了。
这下可完了,平常总板着脸的小大人,跟个话痨似得,还笨手笨脚抱着才满月的娃娃叫弟弟。
在场人胆战心惊又哭笑不得,最后硬是要给弟弟取名字,老谷头只怕他起个不能用的,嚷着谷家这辈是怀字辈。
明明晕了的人还低头深思半天“那就怀宁吧,望他一世安宁。”说完再也不语,直到被大柱又送回县里。
自此,小小婴孩就有了正儿八经的名字谷怀宁。
值得一提的是,余婆子三次上门,尤其最后一次连沈母也来了。
这双方父母第一次相见,难得没争强好胜,气氛倒是异常和谐。两家交换了庚帖,只等合了八字就可以走礼了。
这满月礼上,沈大山作为未来姑父自是坐了主桌,被人细细打量。
不过这沈货郎走南闯北,岂是怕被看得。谁要看,他还要上前几步让你看清楚呢。豪爽的性子得了众人的喜欢,青青更是一颗春心怦怦跳。
周氏正舀了热水准备洗头发,这一个多月没洗了,难受得紧。今日,沈家过来行小定礼,老钱氏才松口让她清洗清洗。
看着女儿抱着儿子,她笑得满足“那不能,宁儿半岁,你也十三了,大姑娘了,抱他还是绰绰有余。”
周氏出了月子清瘦不少,但气色红润,可见身子补得不错。她也知这大部分得益于那根人参,三百年的人参,饶是那些贵人都不一定有呢。
谷家人问起来,莺莺也只说之前山里采药自己偶然发现的,想着让它再长长,这不关键时候用上了嘛。至于剩下的,她让老钱氏帮忙收起来,这可是救命的东西,千金都不换。
“不是十一吗?”莺莺眨巴眼睛,对长大兴趣缺缺。
“虚岁可不十三了嘛。”周氏边解头发,边寻思闺女在家没有几年了。等她出嫁时,宁儿才5、6岁,可背不起姐姐。
等周氏洗了头绞干,沈家的聘礼也进了门。她匆匆盘上髻抱过怀宁就去了堂屋,莺莺快步跟上。
为表郑重,沈家来了同房的伯父,沈母,沈大山并余婆子。
此时,沈伯父正递上聘书,声音粗犷,带着喜气“亲家,恭喜了。”
老钱氏今日取了新做的棉袄穿,人格外精神喜气。接过聘书,也笑道“同喜同喜。”
这聘书接了,老钱氏看了聘礼更是喜上眉梢,倒不是说礼多礼少,只看那些精致的糕点、麻饼,还有一对银镯子、银耳
第41章 接连喜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