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武勋会跳出来维护自身利益这一局面,顾鹤早有预判。
是以在朝堂之上,他自是备好了一番义正辞严之辞,用以反驳。
不过,具体的安抚举措,自然是要留待事后进行。
毕竟,若提前就把安抚动作做了,文官们还看什么热闹?赵祯又是否会怀疑武勋们过于抱团、铁板一块呢?
此次商议,由老侯爷领着那些与边境事务相关的武勋参与,英国公也亲临现场。
这两位武勋中的顶梁柱,恰能起到镇压局面的作用。
顾鹤亲自在场中分割利益,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失,借此确立自身在下一辈武勋集团的地位。
当然,即便如此,也总有一些要钱不要命的家伙,成国公朱能便是典型。
朱家这些年家教败坏,家风不正,现任成国公更是贪心不足蛇吞象,竟敢狮子大开口。
顾鹤听闻朱能所说,心中虽恼,面上却未显分毫,只是微微眯起双眼,似笑非笑地看向朱能。
缓缓说道:“成国公此言差矣,互市之利,旨在平衡各方,惠及天下。
若只图一家之私,坏了规矩,日后这互市还如何长久?况且,朝廷自有法度,岂容肆意妄为?”
朱能被顾鹤这一番话噎得脸色涨红,他没想到顾鹤一个小辈,竟敢如此直白地反驳自己。
顿时恼羞成怒,提高音量道:“顾小侯爷,你休要在此巧言令色!这互市本就关乎我等武勋的切身利益。
你如今一个文官,懂什么边境战事、军需供应?却要从中横插一脚,安的什么心?”
说完便看向了老侯爷跟英国公,说道:“两位都是我武勋的中流砥柱,难道就不说句话吗?”
老侯爷态度坚决:“襄阳侯府日后总是禛远来做主的,他的话便就是我的话?”
朱能见老侯爷这样,便把目光投向了英国公,寄希望于他能帮自己说句话,哪怕只是一句安抚,他也能借题发挥。
然而,英国公却只是默然无语,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根本就没打算搭理他。
顾鹤继续开口道:“我之所以认为拿下互市之权,便可以筹集到足够的修河款项,当然不可能是空口白话。
这些年各地互市的情况,甚至各家大致挣得钱数,我自信比起在场的不少人,都要更清楚一些。”
说着顾鹤轻轻拍掌,便有下人从旁走出,手中拿着的是一摞摞的账本,放到了各家面前。
账本落桌,发出沉闷声响,似重锤敲在众人心头。
朱能瞪大双眼,看着眼前这摞账本,心中涌起一股不祥预感,却又强装镇定,冷哼道:“顾小侯爷,拿些账本出来就想唬人?谁知道这里面记的是真是假。”
顾鹤神色从容道:“成国公若是不信,大可当场翻阅查验,这些账本详细记录了各地互市的收支明细、货物往来以及所涉各方的利益分配。
不敢说每一笔都能记下,但八九分准确总是有的,容不得半点虚假。”
此时,场面上的气氛就有些紧张,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身前那摞账本上。
第145章 分赃大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