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老实实跟朕交待!平王的事与你无关?”景帝依旧是下朝后单独见了季亭麟,他阴着脸坐在御座之上,俯视跪在大殿上的青年,一个高高在上睥睨天下,一个俯首跪地,神色难辨。
“请陛下明鉴,此事却与臣无关。”季亭麟伏在光可鉴人的金砖,哪怕周遭的气氛已经凝固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依旧一副泰山崩而面不改色的模样。
“朕不信你会安排几个废物到阮家去!”景帝一拍扶手叱骂道,平王这事他本想掩盖过去,可偏偏闹大了,让他想动些手脚都不成!别说维护皇室体面,他这个皇帝都差点被连累要写一封罪己诏,向天下陈己罪责!
季亭麟一开始就要求严惩平王,被他硬是压了下来,心里也是满肚子不服气,这事情出的这么巧,景帝不免怀疑。
“事后臣已经取审了那几个负责暗中保护阮秀秀的人,他们都说那日明明跟着阮秀秀的马车离开却被带偏,阮秀秀在中途被调了包。”
“那你又怎么找到的?朕听说,京郊的那个别庄,还有一个受害人在养伤,还是你特意从自家府上调了人去保护服侍的?”景帝的语气辨不出喜怒,季亭麟深知任明昭的事瞒不过他,也就如实交待确有此事。
因伤势过重不便挪动,且任明昭此前对查清案件有功,他于情于理都该好好安排。
景帝听了他的解释,半晌都不发一言,季亭麟也没有开口,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这座宫殿,侍候的仆婢们更是噤若寒蝉。
“那姑娘模样出挑,能进懿德女学说明人也机敏,学识不错,只是出身差了些,不如朕将她赐给你?做正妻欠缺了些,不如就封个侧夫人吧?等你及冠礼过后就封为国公,朕再给你挑一个名门出身的贵族姑娘!”良久的沉默后,景帝如此说道,季亭麟为人处世他再清楚不过,能做到这份上,怎么可能只是一句简单地同僚情谊就能说得清的?
季亭麟却毫不犹豫地一头磕到了地上,发出了“咚”地一声响,“请陛下收回成命,勿做此乱点鸳鸯谱之事!”
“哼,朕能下旨赐婚是她的福气!况且你是什么身份?那姑娘给你做妾都是建宁侯府上下的荣耀!”景帝丝毫没有将任明昭的婚事放在眼里,只要没成亲,他就能满足季亭麟的愿望!帝王富有四海,皇权所向,无所不能。
“人爱飞鸟、爱鲜花、爱万物生灵,于是飞鸟囚笼、好花堪折、生灵皆为鱼肉,我从未自私的只想拥有她,她也不该做人侧室,此生都要低人一等。”季亭麟一字一句无比认真,“所以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你倒是挺会成人之美!”景帝气笑了,心里的狐疑却渐渐消退了下去,季亭麟连赐人的诱惑都能拒绝,确实是动了几分真心,以他的性子,越珍爱的东西越会小心呵护,用最好的匣子珍藏绝不随意亵玩。
待物件如此,对人更是,所以绝对不会舍得用心爱之人做套引平王入局,且那姑娘受伤不轻,稍有不慎可能小命不保,季亭麟可不是那种会不拘小节到不顾心爱的人性命都要追根究底查清案情的人!
季亭麟几乎五体投地地伏跪在地,直到景帝长叹一声,吩咐他起身,四平八稳地起身谢恩。
“行了,平王既然自己不争气,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好好安抚死者家属,朕不想再听到其他的风言风语,知道吗?”没了那些怀疑,还有暗藏玄机的敲打。景帝一手支着额,毫不掩饰神情里的冷锋凛冽。
这意思再清楚不过,平王楚允已是弃子,他的事要尽快平息,不可以继续发酵牵扯到皇室,这已经是景帝的底线。
季亭麟领旨后阔步出了大殿,脊背挺直,神色冰冷。沿途的宫人和侍卫瞧见他,无不在十步开外就恭恭敬敬地垂头行礼,他目不斜视地走过御道,一直到宫门前。
执笔牵着紫电正在等他,这匹神驹自从上次立了小功,被执砚好好地拍了顿马屁,养得毛光水滑,灵性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盯着他瞧,见他一动不动还歪了歪脑袋,季亭麟终于吐出憋了一路的那口冷气。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除了景帝自己,任何人都要奉为圭臬。
“公子?”执笔见他情绪不对,便想问一句,季亭麟只是摆摆手,翻身上马,勒紧缰绳一路不停地回了大理寺。
楚允如今关在宫内的天牢,有景帝的亲兵看管,平王府也早在楚允被抓后就立即被抄没,楚允早年曾娶一妻,却在临盆之时遭遇难产,母子俱亡。楚允后来再未续娶,身边也只有几个侍妾服侍,甚至在他迷上青春永驻的邪术后,连这几个妾室也死的死,遣的遣,没哪个有好下场。
至于他如何将性子扭曲成如今这副样子,景帝根本没有兴趣知道,季亭麟更是失去了对此事追根究底的兴趣,只是职责使然,调查了平王府中积年老仆对“祝姑娘”和“纤纤”的印象。
还真的找到些线索!那个对楚允十分特别的人就叫祝纤纤,曾经楚允还是皇子,尚未封王时恋慕的姑娘,那姑娘出身书香,性情温柔恬静,两人有些情谊,楚允就想上门提亲。谁知道,那位祝纤纤姑娘竟是有情郎的!
是永平三十五年战死在西北的一位年轻将领,名叫江淮。祝纤纤姑娘和江淮成亲后就一起去了西北,楚允颓丧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接了朝廷的旨意竟然也去了西北督军。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永平三十五年年末的时候,阿?喀部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夜之间就夺去了张掖、翼州和宁城三座城池。
当时正值先帝弥留之际,景帝还是个小萝卜头,全靠昌平长公主和季太师夫妻俩稳住了局势,调兵遣将以迎敌寇,还有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送往前线。
楚允作为督军也十分配合京都朝廷这边派去的良将,隋靖安的父辈就是通过这一场战争打响了隋氏一族的名声,用兵如神,勇猛异常!就这样,一场来势汹汹的侵略战争打了半年就被彻底平息,阿?喀的二十万大军被打得七零八碎,如丧家之犬各自溃逃,隋靖安的叔父甚至带兵追去了草原深处捉到了阿?喀部落的首领穆鹰!
这场战争扬了大锦朝的国威,周边部落小国无不城府,至今西北都未再起乱。而整个锦朝,损失最大的莫过于一场因情报失误导致的败仗,领兵的将领正是娶了祝纤纤的江淮!江淮死在了战场上,祝纤纤悲痛万分也殉夫而亡,昌平长公主还曾惋惜过,并亲自赐了抚恤给江府,江淮祝纤纤夫妇连个子嗣都不曾留下。
立了大功的平王回朝之后更是炙手可热,他却十分持得住,并不居功自傲,也不耀武扬威,而是一并交出了手中的权柄,做了个闲散王爷,景帝的皇位因此更加稳固,平王在朝野内外也颇有美名。就这么过了几十年,直到楚允的这张人皮面具被撕掳下来,没有人怀疑过这样一位在战场上拼杀过的王爷会有如此残酷暴虐的行径!
季亭麟也不是没有怀疑过江淮战败其中有楚允的手笔,但时间久远,当年幸存的将士也解甲
第三十九章 平波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