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运势与命数[1/2页]

一位探险者的自传 爱信不信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看着对方期待回答的脸庞,害,最终还是绕不过这个坎。
  估摸接下来就是让我帮忙算算真爱天使在哪了。
  毕竟领导在这,她也不会敢问我事业,那岂不是在公然挑衅了。
  而我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语言,久久没有说出口。
  大家看我欲言又止的样子。
  也都放下了筷子,以为是这次行程里我测到了什么凶兆。
  也可能是用这种行为隐晦的在集体催促我回答。
  其实我此刻是想到,这玩意我真的有资格说嘛?
  我自己目前都在深受其害。
  当初哪怕是测到了灾祸,不也没能躲避过去嘛?
  这东西真的有意义嘛?知道又怎么样?
  不知道又怎么样?
  天道是能反抗嘛?
  几个呼吸后,喝了一口饮料,抬头看向诸位,最终还是说道:“关于运势和命运,其实这个问题。
  你不是第一个向我提出的,以后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华夏文明中,诸子百家的思想如璀璨星辰。
  历朝历代不管何种派别,对于人的命数与运势的探讨更是从来没有停下过。
  那些圣人留下的哲理,不仅影响着古人的生活。
  也是很好的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思考人生的方向和思路。
  《易经》中有提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
  这里的命被后人注释为
  “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也”
  。
  在古人的观念里,命数仿佛是在人出生之时,
  便是由宇宙的神秘力量所赋予的一份独特印记。
  涵盖了人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死生寿夭等人生的重要方面。
  而孔子也曾感慨继而说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他在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后。
  深刻领悟到有一种超越人力的力量在主宰着所有人的人生。
  在他看来,君子应当知命,安于命运的安排。
  比如说,孔子一生致力于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始终未能实现理想。
  他将此归结为命运的安排,认为这是人力无法改变的,是天定的。
  孟子也继承了这种天命思想。
  他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
  认为很多事情的发生,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这便是命运。
  而后来的庄子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面对人生中的诸多无奈。
  在他看来,人们应该顺应命运,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破局。
  东汉思想家王充则认为命数是由人在母体时禀受自然元气的厚薄所决定。
  人生的贵贱祸福与神无关,也与个人品行无关。
  他的观点,虽然站在唯物主义的无神论立场上,反对福善祸淫的神学。
  但也将命数看作是一种先天既定的存在。
  但从这些先贤老祖宗留下的思想哲学中可以不难看出。
  命数是具有一定的先天性和客观性的,它就像是人生的底色。
  在我们呱呱坠地时就已悄然铺就。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人生就完全被命数所束缚,无法改变。
  与命数的先天性不同,“运势”更多地与后天的选择和行为相关。
  道家强调“我命在我”。
  认为人的道德表现有善有恶。
  人的命运也会因此有好有坏,寿命相同的也会受到影响,有长有短。
  先贤们认为,一个人的对于事物发生的选择,大概率会决定他的生命走向。
  这是《西升经·我命章》中说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的理解。
  而李荣注释称“天地无私,任物自化,寿之长短,岂使之哉!使由人行有善有恶,故命有穷通”
  。
  这表明,道家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和选择,继而影响自己的命运。
  认为“运势”之说,是因为人后天的努力和选择中逐渐形成的动态轨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这样的例子。
  一个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好运。
  而一个懒惰消极、不思进取的人,可能会错失许多机会,运势也会逐渐走低。
  在事业上,不轻信他人言语,那些勇于挑战、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人。
  更容易抓住机遇,实现职业上的突破。
  而那些满足于现状、不愿意付出努力,成天抱怨的人,可能会在竞争中更大几率的被淘汰。
  这说明,运势并非是完全随机的。
  而是与我们的选择和努力密切相关。
  而命数和运势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命数是运势的基础,它为我们的人生设定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而运势则是命数的外在表现。
  通过我们后天的选择和行为,不断地改变和塑造着我们的人生。
  以一个具有艺术天赋的人为说法,这种天生与生俱来的天赋就可以称之为命数。
  如果他后天选择了学习艺术,并为之付出努力。
  不断地提升自己

第9章 运势与命数[1/2页]